孩子的成长极其突然巧妙,每次捕捉都是里程碑式的,究上了一年级后,独立自主意识迅猛增强,好几次自己下楼找伙伴玩耍,每次玩得尽兴,只是有一点奇怪,有次她拿了一个玩具冰棒对我说好朋友给的,我鼓励她:“又交到好朋友啦!叫什么名字?”她竟然不知道。
还有次类似情况,开开心心回家说四个小朋友一起玩的,结果也是不知人家的名字。后来读黎戈的书:他们对生活的讨论比生活多,对爱的表达也比爱多,生活的实体部分都被语言和理论给架空和偷换了。突然间醒悟,只有孩子才活得那么纯粹啊,她们的玩耍只是玩耍,她们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她们的体验是来自生活本身的体验,没有攀亲带故,没有忸怩造作,没有伪装试探……
你在生活中,像叶在风中!不知什么时候起,太多人喜欢上了华而不实的生活,冠以“高品质生活”“生活要有仪式感”等名,于是,一日三餐,摆拍的时间远远大于享用的时间,跟风做的事情多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自己就有不止一次的切身体会,比如和朋友去旅行,回来的路上总结一番:大远的路途,不便宜的门票,我们拍了些照,吃了只鸡,买了几样纪念品,可不是为旅行而旅行嘛!
昨晚看了《请回答1988》第七集“致你”。这部剧随便哪一集都有太多的感动和共鸣,因为里面人物剧情有生活本来的样子。
第七集里,几家邻居为了一个孩子的圣诞愿望,反复召开邻里会议,最终费心费力用冰雕刻成的雪人在骤然的温度回升中化成水;春心萌动的正焕装作若无其事在门口数次解系鞋带等德善一起上学;德善为“守护天使”悬肠挂肚;阿泽爸艰难地说出从未说出口的话“我爱你,儿子”……这些看似没有太多意义的事情却满载幸福。
微风吹,秋千荡,一切刚刚好百度搜索“生活”得到这样的解释: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
林语堂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村上春树还发明了一个词形容这种幸福——小确幸。可见,幸福不是凭空捏造,不是高谈虚论,不是矫情粉饰,你必须深入生活的琐碎,撷取星星点点的柔情,双手虔心捧起的时候,幸福之光扑面而来。
瞧!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