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麈尾指坐|何次道

作者: 扬菁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08:30 被阅读1次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与二十四航。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人的高下优劣。

《世说新语·赏誉》

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译文】

何次道到丞相王导那里去,王导拿拂尘指着座位招呼他同坐,说:“来,来,这是您的座位。”

今天想输出的内容很多,就借这篇来讲讲对摸索人物故事写法方面的几点所得吧!

比如写人物时应该选好定位,突然开窍,发现有的人物评论站位是或喜好、惑厌恶,有些人物故事注重观点、说理,还有种人物是当时的热点、焦点,我这里要理清的是人物之间交流分享方面的品评,也可以是看在不同定位角度下怎样通过交流,达到既定目标方面,谁是赢家。

说到赢家,非王导、谢安莫属。

王导的堂兄王衍留给世人一个词汇,那就是麈尘。

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发现王导也和他的族兄一样,喜欢手执拂尘,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像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类型人物都喜欢摇羽扇,现代人的手中都拿着手机。

王导拂尘指座请何充就座,是因为何充深得人心,倍受赏识。

01 深受成功人士器重的何充。

何次道,名充,字次道,是王导的妻姐的儿子,小时候就和王导很要好,且历任显官。

王导在东晋初年任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很器重何次道,有意让他辅助自己并准备让他接任,所以常借故露出此意。

这一则和下一则所说的都是要表示这个意思。

何充既是一个大帅哥,也是一位有主见的名士,晋朝的重臣。

何充曾与庾氏分别在让晋康帝和晋穆帝继位时有分歧,何充坚持父死子继,而庾氏则名托立年长君主以抗衡北方外族政权,实际是想保持庾氏与皇室的血缘亲近。

何充亦提出让桓温代替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谯国桓氏在东晋堀起的重要起点。

说到东晋的堀起,王导很善于站位,他抓住了南北世家大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这是机遇。

而秦淮河上的桥,是不是也具备了增进南汉北胡民族融合的功能呢?

让我们的再来看看那些名士们走过的浮桥,

02 东晋时,秦淮河上浮桥很多。

41.4 麈尾指坐|何次道

东晋建都建康,北方士大夫家族纷纷南迁,且多傍淮而居,从而促成了南北文化的交流,逐步形成了秦淮区域的繁荣局面。

后人曾以“十里秦淮,六朝金粉”对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南朝都建康图上的朱雀航中、竹格渡。

南朝的统治阶级出于对北方军事威胁的恐惧心理,十余里秦淮河上全部采用灵活机动的浮桥形式连系秦淮两岸交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淮二十四航。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六朝自石头东至运渎总二十四渡,皆浮航往来,以税行。”

又据《舆地志》记载:“自晋及陈,阻淮为固,西连石头,东至运渎,浮航往来,总二十四所。一旦有警,辄断舟栅流,号称险隘。隋平江南,诸航始废,杨吴筑城,淮流益狭故迹尽湮。”

可见南北朝期间是以浮航,即浮桥,作为连系秦淮两岸的交通工具,这在当时繁荣秦淮区域的经济文化、抵御北方的军事威胁,具有积极的作用。

隋代浮航被废止;杨吴时,内秦淮河变窄,二十四航多消失

隋蒋州图上,竹格渚航,对应竹格巷、骠骑航,对应上浮桥、丹阳后航,对应长乐渡、朱雀航的大致对应位置。

隋下江南,浮航被废止。

其后,杨吴筑城,内秦淮水面渐窄,与之相通的运渎、清溪二运河大部分淤积成陆地,后人将所遗水系统称秦淮,使得二十四航故址多已消失而不可考。

南唐江宁府图上,上浮桥、长乐桥、镇淮桥、斗门桥位置。分别大概对应骠骑航、丹阳后航、朱雀航、竹格渚航位置。

根据现有记载的浮航遗址,或为军事要地,如地处石头城的榻航;或为交道要道,如朱雀航;或为繁华胜处,如骠骑航。

其中规模最大、记载较详实的四大航:竹格渚航、骠骑航、丹阳后航、朱雀航的沿革予以简述,以餮同好。

03 历史比较清楚的四大浮航。

六朝宫城外图上,明显标示了竹格渚航、朱雀航、骠骑航。

竹格渚航:“据六朝宫城外图所标,当在镇淮桥西与朱雀航相邻。”中华门内西北的竹格里,这是个街巷名即其遗址,此处原为运渎水,杨吴筑城后渐淤积而成陆地。竹格渚航为六朝时期的军事要地,东晋时期曾在此发生战事:“晋太宁二年,即公元323年,王敦犯建康,其将沈宠等从竹格渚渡淮。”

骠骑航:遗址位于武定桥处。“晋纪侍中瞻之宅在此。瞻之恩远,拜骠骑,航由此得名,亦名‘东航’。”又说“东航是东晋太元中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在骠骑府,亦曰东府旁所立。”此航地处秦淮中心地带,历代均为繁胜之处。“南宋淳熙闻名曰‘嘉瑞浮桥’,亦曰‘上浮桥’,非今上浮桥,长乐渡为下,此故曰上。”明代易名武宁桥,清道光年间改称武定桥,沿续至今。

丹阳后航:“丹阳后航在丹阳郡城后,亦跨秦淮。”其遗址位于今长乐渡处。丹阳郡城是东晋至陈期间在长乐渡东面里许郡府所在地,隋下江南以后被夷平,“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废丹阳郡,平其城以为田。”“唐代在长乐渡处建桥,名‘长乐桥’,至宋朝被毁”,现此处仍名长乐渡。

朱雀航:“东晋成康二年,公元336年,新立朱雀航对朱雀门,南渡淮水,亦名‘朱雀桥’,本吴南津大航桥。今府城南门里镇淮桥即古朱雀航所。”因朱雀航是二十四航中最大一航,故又名‘大航’,或名‘南航’。唐天佑十一年,杨吴都水使王逊立镇淮桥,桥名沿用至今。此处六朝以来均为历代交通要隘。

41.4 麈尾指坐|何次道

如今的镇淮桥,即古朱雀航位置。

【评价】

二十四航是秦淮历史长卷中璀灿的一页,它为南朝的稳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四大航址均处于秦淮风光带的中心部位。其中除竹格渚航已演变为陆地外,其余三大航址至今仍为交通要道,从这一侧面反映出秦淮风光带是六朝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关文章

  • 41.4 麈尾指坐|何次道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与二十四航。 名士也需有人懂,名人也要有人教:每天三分钟,《一起来读世说新语》,写写你眼中名...

  • 麈尾

    少年时曾经觉得自己快要得到爱情的时候,心里会有很多现在看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当时着实迷惑了我的判断。我把那些所谓的...

  • 向死而生

    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王长史病笃,寝卧镫下,转麈尾视之,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及亡,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箸...

  • 麈尾 | 王谢家物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秦淮河,檀板将歇,刘禹锡走过朱雀桥,石栏倾圮,...

  • 被自己遗忘的,写于1984年的小诗

    麈尾 漫摇麈尾便有青鸟飞来 刚一抬头又无踪迹 此时并不是雪天 满树的苔藓一直铺进竹席 可爱的东西正在出走 你的思想...

  • ID451《世说新语》人物定位分布: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 16客向乐令“旨不至”者①,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②:“至不?”客日:“至。”乐因又举麈...

  • 阳明心学263——麈尾安在

    阳明心学263——麈尾安在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10:48) 读《传习录》六十三...

  • 尾指

    我们交换了尾指 我说 你的小指的骨头上停留着 我的腐烂的爱的血肉 在缝合线上 我们亲吻并丑陋着出血 我感到酸涩——...

  • 尾指

    我的尾指有一块小疤貌似是在有记忆之前的我留给我的一个伤痕 但我记得的不是它而是它隔壁手指至今仍残留的幻痛 我以前曾...

  • 14.1 玉柄麈尾|王衍

    人们为什么将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王衍与东晋宰相谢安进行对比?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4 麈尾指坐|何次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ef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