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堪称华夏民族的龙脉。秦岭北麓,分布着深浅不一,特色各异的峡谷。这些千沟万壑,实在难以计算。后来,出于种种原因,便有了“秦岭七十二峪”的盛名。尤其是对于从小生长于西安的人们,即使不能悉数那些峪口的名字,“七十二峪”早已如雷贯耳。
休假几日来,昼伏夜出,百无聊赖。于是,萌生了短途出行的念头。傍晚外出散步,途经一旅行社,进去随意打听一番,恰好次日有金龙峡一日行活动,便果断报了名,然而对于第二日的出行,内心仍不免有些忐忑。究其原因,无非是考虑早上六点能否早起,一天的伙食如何安排,山路是否适合徒步等等事宜。考虑到最坏的结果,杞人忧天,真不是件好事。
金龙峡距离西安市区30公里,从距离西安最远的小城出发,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其实丝毫没有漫长之感,也就是补个回笼觉的时间。
初遇金龙峡,恰逢小暑,日光灼灼,炎热袭来。用来对抗暑热的方式,不一而足,然而置身山水之间无疑是纯天然的。
秦岭七十二峪开发成熟的景区,毕竟是为数不多的。算起来,我有幸到访的也有十之七八。初来乍到,单看这正门,中规中矩,着实普通。不说别的,就说景区名字“金龙峡”三个朱红色的大字,观察不仔细,一时半会儿可能都发现不了。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么普通的它也是最特别的那个。

从正门径直向前,便会穿过这条“民间艺术长廊”。和艺术相关的展览,在大城市倒是屡见不鲜,可是在远离都市的山野中遇见,倒是稀罕事了。
长廊正中是坡度极缓的布阶,游人由此拾级而上。中间砌出一段狭窄略曲的水渠,清流叮咚,意趣盎然,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雅事。自然,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兰亭集会,四美二难皆备,实在是登峰造极了。
两旁的仿古建筑是被隔开的铺子,全是金石字画之类,然而无人看管,大门紧锁,也是一片萧条。关于模仿,古人提出“形神兼备”的理念,然而形似容易神似难。况且,当下世态,达到形似已经实属不易了。

红砖铺就的甬道,规矩整齐。藤蔓的柔枝交错缠绕,密密匝匝,整体呈现倒U型,伫立凝视,酷似穿山隧道。想着又是从城市走向山间,从谷口走向谷内,似乎是一段穿越之旅,不妨给它命名“时空隧道”吧!

峡谷之间的潭水,烟波浩渺,一碧万顷。行动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阳光挥洒,点点碎金闪烁;娴静时,一面天然之镜,倒映出山谷上空绮丽的画卷,澄净的蓝,还有纯洁的白。搭建于山间的黄色步道,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型金龙,从潭底潜跃而上,匍匐于山体。

岩顶的积水,自上而下,流泻成纤柔的白练,飘荡于山谷间。流水飞溅,产生空濛的水雾,一经日辉增色,仿若仙女织成的一缕霓裳,风姿绰约。

河谷双侧或是单侧,凿崖成孔,架木为道。这延续数千米的古栈道,究竟始于何时,始于何因,茫然未可知。交通落后的古代,奇险无比的栈道,钩连起的何止是天梯石栈,还有远方的光荣与梦想。

穿行于蜿蜒迂回的峡谷之间,随处可见的便是青山绿水。一个俊朗挺拔,一个妩媚多情。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动一静,不但阴阳相合,而且仁智互见。相得益彰,各尽其妙。
青山绿水萦绕之中,氧气充盈,心志清爽。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不仅令人类心驰神往,也是野生动植物栖居的家园。种类繁多,姿态各异的野生动植物,像是广阔宏大背景之中的点缀。点缀得恰到好处,又不可或缺。而我的的目光,忍不住常常投注于它们,那些微乎其微的生命。
峪中,色彩斑斓的蝴蝶漫谷飞舞,偶尔暂息于枝叶灌丛的间隙,游人屏息凝神,小心翼翼才勉强一睹芳容。而和蝴蝶体态相仿的蜻蜓,乍看,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不过,那清薄的翅膀显现纤细的脉络,通透澄明。谁能否认它是另一种美?于峡谷间信步游走,蜓飞蝶舞,一路相伴,也是自有妙趣。


山里的野花,大多质朴娇柔,却也柔中有韧。小野菊淡紫色的纤细花瓣四周排开,天真烂漫。野草莓随意挂在枝头,一簇果实红中透亮,于翠叶中愈发显得娇小可人。待颜色逐渐转深,变成接近桑葚的紫黑色,摘一枚入口轻啮,清新甘甜之味唇齿留香。


徜徉山水间,迷花恋蝶,忽而画风突变。不见洁净齐整的倚山步道,不见坚固稳当的跨溪小桥。映入眼帘的路和桥,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入之愈深,愈是心生畏惧。野草丛生之中依稀可见一条起伏不平的狭窄土路。延伸于未知的前方。前行途中,偶而小溪挡道,深呼吸,踩着流水中央的石块,迅疾越过,仍心有余悸。正惶恐时,脸上似乎粘了东西,环顾四周,定睛一看,周围的枝叶之间竟然结着疏密不一的蛛网。眼前的一切,让我意识到这是人迹罕至之地。

我行过许多景区的小路,赏过许多景区的山水,却只感受过金龙峡这般独特的景致。不由得心生感慨:一个最不像景区的景区。恍惚之间,仿佛自己化身资深驴友,穿越在秦岭腹地。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借几人同游褒禅山的经历,发出“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的浩叹,强调抵达理想境界需要“志“力”“物”的有机统一,表明“尽吾志”的意义。
金龙峡景区的终点,一个名为“万亩竹园”的地方,人道是,茂林修竹于崇山峻岭之间,与明月同吟,与山风共舞,如梦入幻,美不胜收。因为时间余额不足,我只能无奈选择中途返回了,遗憾错过了被誉为“金龙胜景人间最”的绝美风景。但是,单程两个多小时徒步,满怀对终点的期许,一路跋山涉水,无畏艰辛。也算是“尽吾志”,也便是“无悔矣”。
秦岭七十二峪,峪峪相似,可是又有所不同。些微的区分,才是它独有的气质。在我看来,金龙峡的独特,便在于它的原始天然。
初遇金龙峡,一见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