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习性》
——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
罗伯特·N·贝拉
理查德·马德逊
威廉·M·沙利文
安·斯威德勒
史蒂文·M·蒂普顿 著
翟宏彪 周穗明 翁寒松 译
三联书店;1991-12。
---
第九章 宗教
地方教会
P342
我们不妨先从地方教会手一地方教会传统上一直都有某种优先权,深入考察一下宗教是如何影响我们访谈对象的生活的。地方教会指含有教会的各种特征、以小见大、自成体系的礼拜团体。在有些新教教派中,地方教会可以自主存在。教会作为一种礼拜团体,是根据犹太教会堂制度演变而来。不管是犹太教徒还是基督徒,都认为他们的团体存在于与上帝的誓约关系之中,而作为宗教生活中心的安息日礼拜,则是体现这一誓约关系的庄典仪式。礼拜的目的,在于提醒教众永远铭记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的故事:上帝如何把他选中的子民带出埃及,又如何降生他唯一的亲子以拯救人类。礼拜的目的还在于重申教众已经承担的义务,包括《圣经》所坚持的公正和正直、对上帝和邻人的爱,以及使得教徒能够寄希望于上帝关于未来的许诺。尽管礼拜一尤其是那在圣殿举行的安息日活动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但却对整个生活过程起着样板和楷模的作用,因为它通过提醒人们之与上帝的关系而确立了不仅在礼拜活动中,而且应当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实现的人格规范和美德规范。宗教团体是作为一种“忆旧共同体”而繁衍承接的,而不同的宗教传统,又有着不尽相同的记忆。
目录
译序…1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追求幸福… 3
第二章:文化与国民性:从历史谈起 … 39
第一部分:私人生活…77
第三章:发现自我…79
第四章:爱情与婚姻…126
第五章:一般人际关系…169
第六章:个人主义…214
第二部分:公共生活…249
第七章:主动参与…251
第八章:公民生活… 294
第九章:宗教… 330
第十章:国民社会… 378
结语…411
第十一章:改造美国文化… 413
附录:作为公共哲学的社会科学…446
注释…463
---
作者介绍【百度百科】
罗伯特·贝拉(Robert.N. Bellah),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埃利奥特社会学荣休教授。
生平
贝拉教授于1950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哈佛学院(即现今的哈佛大学),获社会人类学学士学位。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获得Phi Betta Kappa学者奖并被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之后在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并于1955 年获得社会学和远东语言学博士学位。1955年至1957年,他在麦吉尔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十年后,即1967年起,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与比较研究福特讲座教授,直到1997 年。 [1]
著述
他著有众多文章和书籍,其中《宗教的演变》(1964 年)和《美国的公民宗教》(1967年)最具有影响力。他主持编写的《心灵的习性》(1985年)也曾引起广泛反响。 2011 年9 月, 哈佛大学出版社的贝尔耐出版部将出版贝拉教授最新著作《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此著作凝聚了贝拉教授毕生对宗教进化课题的兴趣及其30年的研究心血。
评价
2000 年12 月20 日,贝拉教授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由克林顿总统亲笔签名的颁奖评语这样写道:“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授予罗伯特·贝拉此国家人文科学奖章,以表彰他为阐释美国社会团体的重要性做出的努力。作为一名卓越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唤醒了我们对美国民主制度核心价值的认识和对脱离社会责任的放任的利己主义现象的警示。”
---
注:黑体字为本文所标,原书没有。
[ 本文摘录:杨原平 ]
---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启示录 2:11 和合本)
Whoever has ears, let them hear what the Spirit says to the churches. The one who is victorious will not be hurt at all by the second death.(Revelation 2:11 NIV)
IN CHRIS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