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部作品,深刻了揭示了当时那个社会的黑暗、腐朽、污浊,人们为了钱可以不择一切手段。在这里,人性没有美好。
高老头是这部作品中塑造的极为鲜明的“父爱”悲剧的典型。他爱女儿胜过一切,他为了女儿可以付出他的所有甚至生命。可是结果呢?他的女儿只把他当做提钱的工具,只有要钱的时候才会来找他。当他没钱了,就没有价值了,就像榨干的柠檬片把他丢掉了。甚至当高老头死了,他的女儿也没来看他一眼,更别提送葬。他盲目而又偏执,物极必反,被溺爱变的自私自利的女儿们不会给他一点理解和回应,她们对她们的父亲,只有利用。
文中有一句话触目惊心,是高老头声嘶力竭的呐喊:“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时代,金钱就是一切,欲望控制了人们的心灵。这出悲剧纵然有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更多的还是高老头教育的缺失。可以说,高老头的结局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溺爱就是祸根。
高老头作为一个父亲,毫无原则,只知道一昧地满足女儿所有的要求,无论合不合理。
两个女儿到了嫁人的年纪,想要嫁给贵族子弟和有钱人,高老头把家产一分为二,一人八十万法郎,自己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养老。满足了两个女儿的虚荣心,把她们一个嫁给了侯爵,一个嫁给了银行家。
欲壑难填。两个女儿永远不会满足,无休止地来找她们的父亲要钱。
高老头的仅剩的一些钱财也很快被她们掏空。就算如此,他宁愿舍下心去卖了妻子留下的金饰,也要满足女儿们欲望,甚至不管这要求合不合常理。
父母的爱是对孩子的一种付出与给予,这种付出在高老头身上达到了极致,他对女儿的爱可以说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高老头即使对女儿付出了全部的爱,但是他始终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宁愿自己节俭却要满足女儿奢靡的生活。看似伟大,实际上是极为错误的做法。他是在用金钱“绑架”女儿,用金钱“买”女儿对他的好,但是金钱终有耗尽的一天。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只是片面的希望她们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好,而不是从心灵上去教育她们。他从来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真正的责任,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滋养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甚至可以说,他的女儿只知道奢靡享乐是高老头自己溺爱出来的,纵然时代大背景下人们都在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但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高老头女儿极度的拜金主义是他一手造成的。
在高老头的信念里,金钱是可以和爱划等号的,没有钱,就无法给女儿爱,也无法“买到”女儿对他的爱。
当高老头的钱袋空空如也,他的末日也随之而来。社会容不下没有钱的人,他的女儿也不需要一个无法满足欲望的父亲。
这一出心酸的父爱悲剧,究其原因,是教育的缺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