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来,粉丝每日增长数都能过百,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是什么魔力在作祟呢?粉丝总数突破10000,这是我六年坚守的结果啊。激动之余还是写篇文章记录一下吧。
几天来的阳光都不错,我还是坚持午间去骑行,如果不去太对不住晴好的天气了,而且值得庆幸的是还约了个伴。这下拍照留念不用愁了。出发吧。
天一新城往西,正在修建的大道取名百泉街。百泉街路南便是饮马河公园,便道已经完工,廊亭也是新修的,植被应是很丰富,可是叶子都枯黄着。河面铺满了荷的尸骸,让人不忍卒看,但是有的钓客却不怕的,拨开一处露出水面,抛下钓线,只等鱼儿上钩。
我回顾六年来的公众号运营经历,不禁感慨万千。说是运营是不恰当的,我感觉自己并没有把公众号当做必须要做的事,它只是我写作平台其中的一个,有时候比不上我对简书的钟爱。
但现在公众号粉丝数量已远远超过我注册的其它自媒体平台,公众号成了我不忍割舍的写作园地了。我并不认为我的文字对别人有多大价值,但对我就不一样了,用娜妲莉的话,写作就是修行,跟坐禅一样。
昨天与简友吾言吾语邂逅,听她滔滔不绝讲述四百多天坚持写作的神奇效果后,我决定重读《心灵写作》,于是向他讨回这本书。但我知道,我重读百遍,也比不上吾言吾语手抄一遍的效用大。且读且悟吧,精进是个过程。
最初写作时我分享的欲望很强,一经发布,就急忙转发朋友圈或QQ空间,那时我也惊奇于写作的魔力,我并不相信我有驱使文字的能力,力量一定是来源于未知。
吾言吾语的写作经历启示了我,她是只管写,不急于分享的,以至于它加入简书一年多,但对简书币和贝的使用方法所知甚少。她用六十余万字的作品做了自己最好的注脚。
时间回到2017年5月29日,我在公众发布了第一篇作品,还是多年前的旧作,那时我的写作阵地还是简书。我只是好奇很多人把公众号运营的那么好,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但是公众号是私域流量,关注了才有人看,比不上简书公域流量的互动效果,只要发布就有人为你点赞,给你回复,哪怕你写的是很烂的文字。我写公众号的热情减弱了,偶尔发布一篇,有时间几个月也不打开订阅号助手一次。
当我再次打开的时候,已经过了一年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写写停停,直到2020年,我的粉丝数还不到一千。新的一届学生入学了。我想我也应该有个新的开始,开始发布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资料,渐渐关注人多了起来。后来,我又改了公众号名称,专注于作文一个领域。
学生的手抄作文练习是我常做的事。我对手抄有三条要求:不出格、不练笔、不涂改。只要做到这三条,应付考试是轻而易举的事。至于作文内容的优良,那要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后看了才能知道。手抄优秀范文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有的选文文笔不错,连我看了也自愧不如。但我并不在乎那是不是我写的,是不是我的学生写的,好的作品我就心甘情愿帮他传播。与热爱写作的人,我就把他当作我的族人一样。
我不知道我的粉丝来自何处,从事何种职业,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何种考虑关注了我,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要么喜欢写作,要么是为了指导孩子,要么是我的同行。作为教龄二十年的语文教师,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也很理解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苦恼,我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我们一起在写作路上前行倒是可以的。
娜妲莉说,写作的唯一秘诀是“坐下来写”,写作的知识和诀窍只有在真实写作中才能领悟。如果是我的粉丝家长,你能关注我,我既喜悦也为你感到庆幸,因为孩子的写作兴趣只放到学校是没有保障的。家长的写作爱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走走,看看,读读,写写,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也很享受写作带来的一份宁静。
亲爱的粉丝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写起来,一起开始穿越回归真我的旅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