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为什么会选择DISC这个课程,我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单纯的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能力太差了,毕竟我给自己的标签小宅人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我有社交恐惧,更害怕在公众面前讲话,当时报名课程只是想学会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让我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并没有想过要成为咨询顾问。
可是我先上了B班,说实话我听了两天课特别迷糊,好多东西都不是很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报名了闪电魔鬼训练营的原因,我以为就是能让我更加理解课上的内容,可是太鬼畜了,自从开始写作业我就很少在十一点前睡觉了,到现在依然每天是严重的睡眠不足状态,我每天都是靠着吃药保证自己不头疼才能好好的投入工作。
但是所有人都是一种丧心病狂的学习方式,有时候就觉得一天不完成作业心里就不舒服,DISC班里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所以即使我在闪电的落地训练营里是个学渣,我也要分享一下我的解读方式,我想鼓励那些跟我一样的人,迈出第一步。
首先呢是怎么开始解读报告第一步的,作为一个妥妥的社交恐惧人员,如果没有闪电第一天作业的逼迫,我怀疑自己永远也不会迈出这一步,主动加好友,主动跟别人说话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本着一个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的信念,我还是去做了。
给我的朋友做的测试,是我邀请她做的测评。背景是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回家考证半年,现在打算年后出来参加工作。
BESTdisc报告解读过程分享第一步分析,S变动大,I变动小,私人压力。
第二步看报告,CSD型,先从高到底看一下,排序是C、S、D,但是高度差不多,我就单刀直入问你有什么困惑可以说一下,她就自己说了一大堆,先去倾听,然后顺着她的话说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找问题核心,说了一堆没目标、没动力、不想看书了,焦虑、迷茫、恐慌、负罪感,找到她说的核心点,询问哪个事情做到了会减少她的负面情绪。她就是没有目标所以变成了这样,不知道努力是为了什么。
第四步找目标,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要找到迫切的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最好只确定一个目标,不断地询问达到这个目标会不会减少某种情绪,会找到达到某一个目标缓解情绪的。目标后来确认最想做到的事情是找到工作。
第五步根据目标做分解,目标里隐藏的愿望是什么?比如她的目标是找工作,隐藏的愿望就是找心怡的工作。找工作和找心怡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心怡的工作才能缓解她的情绪,才是最终目的。
第六步帮她分析出一个可执行的计划,确定心怡工作的具体方向,让她总结自己的优势,让她寻找工作中要求哪些能达到哪些努力一下就能达到,自己分析想要达到那个要求要做什么样的努力,有了努力的方向前面的问题也就解决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让她汇报计划的执行情况,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的有所改变。
总结:突然发现以前只能安慰她,现在变成了能指导她,那种感觉就是即使熟悉也很不一样。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这个道理,有些人只是希望你安慰她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