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和诗随笔散文湖南省
谁是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多年暗恋的林黛玉

谁是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多年暗恋的林黛玉

作者: 唐国明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13:18 被阅读2次

    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与已有80周年历史湖南师范大学的关系

    (本文作者唐国明近照)

    一、我与湖南师范大学的关系(简单版)

    从1998年到现在

    我是她门里门外徘徊的学子

    我不知道她的名单上有没有唐国明这个名字

    她是我多年暗恋的林黛玉

    不知道那一天,她会不会在《红楼梦》里

    阅读到我这个已经出世的贾宝玉

    2017年11月10日写

    二、我与湖南师范大学的关系(繁复版)

    从纸上书写到手上拼写

    从书写现在到拼写过去

    一些东西还在,一些东西已在消失

    我从梦里出发,每天走过梦里

    把看不见的未来变成看得见的过去

    把消失的过去变成了几句诗

    记录在了个人史里

    从1998年到现在

    我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低头学习

    我从没有抬起头颅面对

    让我从卑贱到高贵的知识

    到2018年已80周岁的湖南师范大学

    在她眼里,我不过是一个走读的背影

    在她眼里,我不过是一个从山野里来的曹雪芹

    而我,如同依恋一个女子

    依恋着她的向阳坡

    开创了“考古复原曹文”的红学

    写出了鹅毛诗,论证了数学难题“1+1”与“3x+1”

    用毛笔写出鹅毛帖,写着《零乡》

    坚持着自己写作的高贵

    从3.5元到8元一天吃饭费的生活经历

    如同经历了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2万5千里

    一些东西已经拆除,一些东西已经消失

    我仍在写作,湖南师范大学仍在

    红枫兰草中生育她自己

    在拼写的时代,我仍在纸上

    书写着诗歌里的自我

    书写着我与尘世保持的二里半距离

    将被拆除的会被新的代替

    我相伴的湖南师范大学

    与我陌生又熟悉

    我是她门里门外徘徊的学子

    我不知道她的名单上有没有唐国明这个名字

    她是我多年暗恋的林黛玉

    不知道那一天,她会不会在《红楼梦》里

    阅读到我这个已经出世的贾宝玉

    附:

    2、诗书爱晚亭

    诗书爱晚亭

    时值阳历5月7日,应约到麓山爱晚亭。当时风雨交加,寒气冰心。为避风雨,小小一亭,天下旅客咸集。为消闲愁,我一会歌诗,一会唱词,一会拉一女子,临场张口而诗曰:

    你来自远方,来自鹅毛体上,鹅毛一样飘扬。

    飘扬在岳麓山下,爱晚亭中,天涯琴上。

    随意随口赋诗后,再于亭中铺纸挥毫,写下鹅毛诗书一幅,随心赠与一爱惜鹅毛诗书之旅客。

    毕,亭外风雨更猛。虽与麓山相伴十余载,如此随性如此随意,也如此自得得惊天动地的无畏,数年来,仅此一回。

    冒雨回归住处向阳坡上,再思爱晚亭叫诗歌词、挥毫书诗一幕,悠悠然如乘雾上空。

    至阳历5月9日,再次回想,突然有感,而写下《当我不在,你会长叹》。自吟自唱道:

    不见麓山唐国明

    枉来长沙爱晚亭

    不见当年唐国明

    枉来人世走一程

    一人和曰:不见唐国明,枉来爱晚亭。

    当时,岳麓山下,向阳坡上,风雨又大作不停。

    二千零一十六年五月十日

    本文作者简介: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的文章数百篇。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为实现读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从2001年始深居在长沙岳麓山下8平方米内10多年,其刻苦阅读钻研《红楼梦》与其“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工匠精神故事于2018年获得河北省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一个具有“似神仙下凡,火烧无用,寻残觅缺,三十一年考古《石头记》,不失长风情怀;如曹公再世,雷劈不倒,食风餐月,一十七载修复《红楼梦》,已具鹅毛风范”创作精神与“死心塌地,刳肝为纸,丢得起用得当学得专积得厚,闲云流水,是非任他众生论;居高临下,沥血书辞,看已透拿已定说已思悟已真,朗月清风,功过自留后人评” 敢于担当淡然处世的作家;

    一个“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考古复原红楼梦;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大声传唱鹅毛诗”胸怀天下的鹅毛诗歌手、红楼梦工匠、数学顽童;

    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数哲”论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公式: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不管怎样,人类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人类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3、“半途数哲”论断

    由在n是大于0的整数前由在n是大于0的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又因通过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唐国明得出了一个“半途数哲”论断: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是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多年暗恋的林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q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