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历史上可是留下了大名声的。他的名声离不开秦孝公的慧眼识英才。
秦孝公有大志,有雄心,一心要振兴秦国。于是在他21岁登基做了秦国国君之后,便昭告天下,广纳人才,英雄不问出处(及不论你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有才,愿意为秦国效力,即刻启用)。
于是,商鞅来了。
商鞅是卫国人。学法家思想,钟情于以法治天下。他的到来,为秦国带来了改革的春风。可是人们习惯了穿旧鞋子,总担心新鞋子会硌脚。新法也一样,也同样受到了贵族阶层的抵制。
怎样让新的法令尽快推行下去呢?商鞅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看老百姓这样,于是就把赏金提到五十金。大家更不相信了,说这简直是拿我们开心呢。这时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吧。”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大家都说,政府言而有信。从此,商鞅的新政很快得到了推行。秦国也因此逐渐强大起来了。
这就是有名的商鞅立木,也是立木为信这个成语的出处。
人讲诚信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个“狼来了”的故事。
人和人的遇合,又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正如商鞅遇到秦孝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