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激扬文字
遇见之商鞅和秦孝公

遇见之商鞅和秦孝公

作者: 热水c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23:17 被阅读42次

商鞅在历史上可是留下了大名声的。他的名声离不开秦孝公的慧眼识英才。

秦孝公有大志,有雄心,一心要振兴秦国。于是在他21岁登基做了秦国国君之后,便昭告天下,广纳人才,英雄不问出处(及不论你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有才,愿意为秦国效力,即刻启用)。

于是,商鞅来了。

商鞅是卫国人。学法家思想,钟情于以法治天下。他的到来,为秦国带来了改革的春风。可是人们习惯了穿旧鞋子,总担心新鞋子会硌脚。新法也一样,也同样受到了贵族阶层的抵制。

怎样让新的法令尽快推行下去呢?商鞅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看老百姓这样,于是就把赏金提到五十金。大家更不相信了,说这简直是拿我们开心呢。这时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吧。”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大家都说,政府言而有信。从此,商鞅的新政很快得到了推行。秦国也因此逐渐强大起来了。

这就是有名的商鞅立木,也是立木为信这个成语的出处。

人讲诚信是多么重要啊!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个“狼来了”的故事。

人和人的遇合,又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正如商鞅遇到秦孝公!

相关文章

  • 遇见之商鞅和秦孝公

    商鞅在历史上可是留下了大名声的。他的名声离不开秦孝公的慧眼识英才。 秦孝公有大志,有雄心,一心要振兴秦国。于是在他...

  • 秦帝国不得不说的二号人物(一)

    秦孝公时期谋臣商鞅 通过秦孝公得宠臣景监的引荐,三见秦孝公,探讨治国之道,经过“一顿鼓吹”,秦孝公被商鞅所描...

  • 无标题文章

    商鞅变法 商鞅南门立木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了,他的儿子渠梁被立为新国君,叫做秦孝公。秦孝公和秦穆公一样,是一...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六

    商鞅徙木 战国初期,秦国秦孝公广纳贤才,发展经济。 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他劝秦孝公发展农业,训练军队,奖励耕战...

  • 20180806-0810读书笔记

    上次讲到商鞅入秦,商鞅想考验秦孝公是不有决心要改变秦国,不过幸好秦孝公想改变,于是商鞅就在秦国待下来了,他就...

  • 《大秦帝国》读后感 秦孝公|一个君王的格局

    很多人只知商鞅变法,不知秦孝公变法,但是用商鞅自己的话说,秦孝公才是变法的真正支柱,没有商鞅,变法依然可以进行,但...

  • 闲言碎语:商鞅变法

    秦孝公贏渠梁为了变法图强,打出求贤的大旗。秦孝公许诺:能出奇计强秦者,与之分土。卫国贵族商鞅于是入秦变法。 商鞅在...

  • 熊孩子读历史(三十二、商鞅)

    商鞅,卫国人,又称卫鞅,姓姬,也可以叫姬鞅。因为后来被秦孝公封于商地,所以大家都称他商鞅。 商鞅应秦孝公的求贤...

  • [碎语杂记]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读资治通鉴商鞅变法的故事。主要人物是秦孝公与卫鞅。 一是变法的背景。秦孝公发奋图强。 秦孝公他爹秦献公死了之后,秦...

  • 读点资治通鉴(6)秦孝公遇商鞅,改革怎么改?

    秦孝公遇商鞅 显王七年,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年仅21岁。彼时秦国经历了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故秦孝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之商鞅和秦孝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tv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