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一学
做个有见识的人——《见识》读后感

做个有见识的人——《见识》读后感

作者: 爱晴海的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2:15 被阅读0次

《见识》是我第一本越读越觉得有道理的书,所以,我很认真的写了读后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曾经有一位我尊敬的前辈告诉我一句话:“人生,要活得有宽度,而不能只有长度”。当我看到《见识》这本书的第一章时,我再次回忆起了这句话。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都应该努力的让它更深更宽,而不是仅仅有长度。就像莫扎特、牛顿这些令人敬仰的人,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将来是否会名垂青史,他们每一天只专注于自己热爱工作,因此,他们是幸福的!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常常把“逆袭”挂在嘴边,天天看着鸡汤文,抱怨这社会的不公平,斗志昂扬的要“逆袭上位”。其实,“逆袭”就像是从相反的方向上电梯,你必须付出多几倍的努力才可能追上别人,要想超过别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想要幸福,就先要成功。我们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制定合理的目标,然后,就像莫扎特和牛顿那样,每一天只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做有意义的事,尽管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什么成果,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有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得到收益,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功,那种幸福感用多少金钱也是买不来的。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人的一生中需要做多少选择;父母那辈人总是说,在他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现在的年轻人真好,有这么多的选择。可是选择多了真的好吗?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直在畅销书的排行榜中,无数人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自已的烦恼也能“断舍离”。所以,太多的选择并不能给我们带到幸福,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珍惜机会,专注于当下,成为某个领域中的精英。

生命有限,我们不要为了一些不适合自已的选择、可以不做的事情,浪费了我们的生命。人生多做一些减法,少一些无谓的选择,少一些无意义的杂事,只专注于某几件事,有宽度、有深度的做下去,我们的人生不会因为减法而难过,少而精致,少而专注,我们会更幸福!

第三章 谈谈见识

记得从网上看到过一句话“眼界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成就”,我想,这说的就是“见识”吧,站在山下和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得到的成就也是不一样的。

总有一些人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自己没有好的家庭环境,自己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并没有与众不同,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小时候也是生活在一个农村家庭。天才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他们的脑部结构,不在于他们的家庭环境,而在于他们的卓越的见识,执着而专注的做事方式,这些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断去提高见识,不断更新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式,才是迈向成功正确的方式。

第六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的完成各种工作,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仍然会一不小心进入误区,失去了上升的机会。《见识》的第六章里,就详细分析了我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和破解的方法。

误区一:把工作和职业混淆不清

误区二:把自己当做公司的过客

误区三:被语言暴力激怒后乱了章法

误区四:疏于沟通

要破解这些误区,也是有方法的,首先,就是为人要谦卑,这样与人沟通就会顺畅很多。其次,要正确对待语言暴力,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必要时,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第三,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工作,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工作中的一切行为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最后,就是要眼光放远一些,多看长远的利益。

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形成商业社会,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商业的本质都没有变。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是让人更多的花钱。我们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看得是这个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一个商场林立、娱乐业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一定是很高的,人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对于消费和娱乐业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举个例子,以前人们都是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会逛逛商场,或者超市;现在很多商超都改造成了大型的购物中心,有电影院,有KTV ,有餐饮,有书店……人们全家出动,可以待一整天,反而购物的功能被弱化了,钱比以前花的多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提高了很多倍。不断的有适应人们需求的消费形式出现,人们不断去花钱,去享受,花钱带来了快乐,快乐促使人们更多的花钱,商业由此得以蓬勃发展!

第九章 好好说话

我就职于市场部,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公司的产品介绍给客户,达成销售。好好说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在家里,我是宝宝的妈妈,教导宝宝读书识字,好好说话才能让宝宝听懂我的意思。

好好说说,贯穿在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同样的话,从她们口中说出来就特别有说服力,简单几句话,就能直达重点,简洁明了。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离成功也不远了。

《见识》对我来说这是一本越看越有意思的书。以前我认为读书虽然能增长学问,但要增长“见识”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多经历一些事情。《见识》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书如其名,就是作者这些年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了解。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很不以为然,这些我都知道啊,这也值得看吗?可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我错了,这本书里的东西都是由浅入深的,而且作者有很多观点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看得我汗颜,又让我豁然开朗,而作者对金钱的观念也跟我不谋而合,因此,看这本书,就像吃甘蔗一样,越吃越好吃,越看越有味道!

相关文章

  • 做个有见识的人——《见识》读后感

    《见识》是我第一本越读越觉得有道理的书,所以,我很认真的写了读后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曾经有一位我...

  • 做个有见识的人

    前天晚上在某个群里偶尔发现了这么个链接: 一块听听不出局007er,直接持有笑来老师公司PressOneICO h...

  • 做个有见识的人

    见识越多的人,越能看清自己的差距。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老师,你学识渊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

  • 越有见识,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真正有见识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见识不够。真正有智慧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足。相反那些没有见识,没有智慧的人,永...

  • 认知提升,慢慢积累。

    有些人看似头脑空空,撞了傻运,只因心地纯良。 他知道自己不够有见识,但是能识别有见识的人。 他死心塌地地跟随有见识...

  • 真傻可怜、假傻可耻

    有人不喜欢有见识、底蕴的人(我没见识,但我喜欢)。因为别人有见识,就不容易把你当主角。任你说什么、晒什么…...

  • 有见识

    一直认为有见识是个特别难的事情,今天第一天带着米米出去,对于她来说这就是长见识! 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没有见识出过丑...

  • 有见识

    满清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曾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国学大师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溥仪非常敬重。 王国维对古董颇有研究,...

  • 《那年花开月正圆》:女孩更应该接受教育

    人只有读了书, 脑瓜才会开窍, 开了窍才会有见识, 有见识才会有本事。 有本事的人没有谁敢欺负。 自称忙碌的我,其...

  • 书里的旅行

    觉得很有见识的人有大概分两种原因,一种是经历很多事的人,另一种是读过很多书的人,我喜欢看书,但我不是很有见识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个有见识的人——《见识》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vn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