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个一亿个铜板一亿斤粮食的极端例子,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出现的。真实的情况是:要么粮食产量低于人口的需要,要么粮食的生产多于人口的需要。多的时候粮食出现富裕,就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从战国时期的魏国开始,这样的仓库就已经存在了,叫做常平仓。
它的作用就是在产量低的时候开仓平抑粮价,粮食产量多的时候平价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有了它,您就不用担心,粮食产量只有五千万的时候,涨到二个铜板一斤了。反之,产量二亿斤的时候,您也不要以为,粮价会便宜一半。
要是和平的时间比较长、天灾少,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国家大发展的契机就来了,皇帝可以根据粮食的增产量,增加铜板的发行量,社会的整体财富大大增加,社会经济活动活跃,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不过这种好日子不可能一直持续,战争灾荒迟早会来的,而已经发出去的货币,回收起来可没有发行容易。社会上的粮食没增产,铜板的数量越来越多,粮食从一斤一个铜板涨到了一斤十个铜板,这个情况大家都很熟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皇帝老儿必须减少每年的货币发行量,至少要比每年的粮食产量低,经济又进入了一个下行阶段。久而久之,货币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购买力,但是流通量却慢慢减少了,又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通货紧缩,社会上的钱少了,社会发展放缓或者停滞。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国家的社会财富年增长率减少(我们一直在用粮食做主要财富的代表)。经济就会下行,货币的调节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社会的下行趋势,要想翻本,只有粮食产量增加才行。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粮食产量不增加或者增量少的时候。增发货币,贬值、通胀。减少,没有流通量,货币紧缩。
这个问题从货币诞生开始一直困扰着人类,不是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紧缩,绝对没有中间路线,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发展。二害取其轻,为了社会的发展,只能牺牲币值。所以大家知道了手上的钱永远都是在贬值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