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评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作者: 榆木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9-03 21:22 被阅读0次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枯木

近日,为了一条耳机线,直播网红和商家发生龃龉登上热搜。从媒体报道来看,该网红号称自掏腰包补贴了4000万,但是要求商家再补贴一条耳机线被拒,于是恼羞成怒,称不交这个“朋友”了,并号召粉丝退货。

从表象来看,该网红完全是替消费者谋取更多补贴红利,因而冲冠一怒为耳机,理直气壮,睥睨一切,大有摇旗一招天下景从的气势;而商家家大业大,竟然连一根小小的耳机线都舍不得“施舍”,真是“为富不仁”的铁公鸡,于是一部分舆论纷纷指责商家支持网红。

而支持商家的舆论认为,既然是直播销售,那么提前肯定就有合同约束(即便是网红没有,销售平台也肯定有),如果在直播中间临时起意,变更价格或者增加合同外选项,那么纯属一方个人行为,需要自行承担责任。因而直播中商家予以拒绝,也是合理合法的商业行为,相反网红则没有遵守合约,没有尊重契约精神。

舆论刚发酵,尚未预热,本来以为会你来我往进行“隔空厮杀”,没想到很快就出现反转,在直播间斩钉截铁的网红第二天就道歉了,令人始料不及,也让吃瓜的群众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那么,为何这次撕破脸会匆匆收场呢?我们就做简单剖析。

首先,我们看看直播,这一年来,直播带货应该是智能时代最热门话题。直播带货并非是新兴的销售模式,而是过去电视购物的典型克隆,区别在于过去电视购物夸张作假,价格虚高,并且电视媒体切走了很大一块蛋糕;而智能机普及后,普通商家和草根可以宣传自家产品特点,消费者也可从中遴选质优价廉的商品,从而双赢,因之逐渐兴旺起来。

然而,如今市场有个奇怪的规律,那就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看到直播带货模式潜在的商机后,不少以往依靠容貌身段耍怪出奇甚至低俗的网络直播者们,在观众审美疲劳,弃之如敝屣之后,便横切一刀,杀入带货行列,将直播表演和销售商品结合起来,从而衍生出“新”的销售模式。

在网络平台的卖力推广和某些媒体声嘶力竭的吹嘘下,某某网红一年带货上亿甚至几十亿之类的噱头不断被推上首条,豪宅香车奢侈品牌,助理保镖富华生活,不但让很多普通人怦然心动,就连明星富豪也蠢蠢欲动,借着直播带货风,投入到后浪前浪中。

然而,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人言:“无利不起早”。本来很好的一个销售模式,在明星网红切入后,最初的直播带货也变了味。如果商家用良心赚取利润,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网红明星推荐真正物有所值的货物,那么皆大欢喜,对繁荣市场未尝不是一种对社会有利的模式。

然而喧嚣之中,我们应该清醒,那就是永远“买的没有卖的精”。大多数粉丝如潮的网红,其本身并不生产商品,而是依靠卖弄表演来博取关注,然后在直播间销售商品,最后用商家返利或约定费用等进行牟利。而商家只不过把以往的电视媒体的广告代言费,转移到手机互联网平台上来,成本不增反减,自然是一拍即合。而广大消费者貌似可以买到比常规渠道较为便宜的商品,因而自然支持,这也是如今直播带货比较火爆的原因所在。

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吸晴,数据造假、虚假销售等已经屡见不鲜;更令人惊诧的是,假冒伪劣、三无产品也趁机被无良商家和网红推荐,而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饱受投诉之苦,商家让找网红,网红让找商家,相互踢皮球。更有甚者,网红利用粉丝红利,蒙骗消费者时有发生,往往被揭穿后只是一句道歉了之,却无后续惩罚,这也使得他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我们且不说伪劣产品,就说正规品牌,在“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商业逻辑下,网红和商家就展开了博弈。商家为了提高销售额,于是寻找粉丝量大的网红,并给予一定折扣或者代言费、入坑费等等,总之在销售商品的价格里面,已经包含了网红的收益和费用。而网红也利用自己粉丝量和商家谈判,提高话语权,遴选获利更丰的商家,从而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代言费等,从目前来看,虽然合作方式不同,然而大多在直播前都会有合同协议等进行约束。当然一切都是背后操作,普通消费者自然不知。

商家和网红赚银子,本来是商业行为,只要遵守契约,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即便是表演,也无可厚非。而这次网红和商家为了耳机线撕破脸,却是关系到变更合约的商业谈判,不能简单妄为。我们从报道看出,可能这位网红风格不同,在直播间临时起意,想让商家在原有基础上再让利,给每位补贴一根耳机。如果商家同意让利,那么皆大欢喜,然而商家依据合约予以拒绝,也是合情合理。

可是这位网红却认为商家不给自己面子,因为承诺给每位一根耳机线,商家不同意,只能自己掏腰包,那岂不是动了自己的蛋糕(真如其言补贴4000万也不应该在乎耳机线吧)?!自然也不同意,于是就出现号召退款事件的发生。其实号召也罢,毕竟是自己的直播间,只要不诽谤不故意贬低商誉,也没什么,大家买卖自由。

可是这位网红,谈判不成,冲冠一怒,不但不讲契约精神,反而倒打一耙,并且还吹嘘自己每台补贴了300元,合计自己掏了腰包4000万都没交到商家这个“朋友”,进一步映射商家“为富不仁”,这就有点不地道了。因为,在商业社会,在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互联网时代,赔本赚吆喝,你以为大家傻?出钱补贴,助人为乐,难道真的人傻钱多?而这位网红,不但出钱补贴,还拿出了4000万,简直就是“善财童子”再世。

然而,打脸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网红不但不会拿出一分钱,还会从中谋取巨额利益,怎么回事呢?从目前直播带货行情来说,商家聘请网红带货,是要付出代言费、入坑费或者折扣之类。就拿手机为例(只是举例说明,请勿对号入座),假设官方售价2499元的手机,商家愿意以1999元给网红(当然有数量限制)。然后,网红在直播间里卖2199元。这样,看起来网红售价比官网低300元,其实网红每台还赚到了200元。

那么,我们算一下账就知道,假如销售13余万台(按照自己所说补贴300元),这位网红不但不会补贴4000万,反而会从中拿走2000余万元!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这就是为何网红冲冠一怒之后,被人揭露其中奥妙所在,才赶紧忙不迭地道歉。当然,道歉只是针对商家,并没有为自己虚假补贴一事道歉。

事实证明,天下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出在猪身上也会最终转到羊身上)。从既往商业逻辑以及所有案例来看,那些打着补贴旗号或者免费噱头的经营模式,最终还需要消费者买单。诸如以前的出租车补贴和共享单车,在把对手干掉或者兼并统一市场后,迅速涨价,从而获取垄断利益就是直接打脸的例子,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被蒙蔽了双眼。

因而,为了耳机线,冲冠一怒,说好听点是违反契约精神,说难听点就是自我吹嘘自我膨胀,如果要严格从法规角度来说,说自己补贴4000万就属于虚假宣传和商业欺诈,只不过是又一次炒作而已!

2020/9/3榆木斋

相关文章

  •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枯木 近日,为了一条耳机线,直播网红和商家发生龃龉登上热搜。从媒体报道...

  • 冲动是魔鬼

    古代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例子很多,冲冠一怒为“兄弟”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刘备冲冠一怒为“兄弟”而发动了夷陵之战。 ...

  • 冲冠一怒为尊严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夜晚,平常的感觉不到任何的异样。紫彤去找领导请假,明天朋友结婚,完事去检查一下身体。最近感觉老毛...

  • 冲冠一怒为儿子

    餐厅里。 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不停在打我儿子宽厚的背,他的父母看着他打,笑;大猫也逗趣他,看看哥哥跟你哪个更厉害。...

  • 咏于欢

    不信如来不信神,冲冠一怒为娘亲。 舍身不问取何义,哪怕即刻成鬼魂!

  • 红颜韵

    古往今来佳人韵, 倾国倾城红颜劫。 一怒冲冠为惊鸿, 不爱江山爱美人。 巾...

  • 冲冠一怒为红颜除了吴三桂,还有他们

    少校柳下惠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一个女人一生有一个为她冲冠一怒的男人,她就很开心;如果有两个男人为她冲冠一怒的...

  • 冲冠一怒

    冲冠一怒为红颜 旧戏新妆扮 莫笑农家腊酒浑 几人未曾沾?

  • 《春游别恋》

    小桃园里春如旧,桃源谷地花已瘦, 落花无意随流水,柳絮横飞自悠悠, 看尽繁花千百数,总有枝头争独秀, 冲冠一怒为红...

  • 冲冠一怒并非为红颜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曾效白居易作《长恨歌》而写《圆圆曲》,其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似乎吴三桂引清兵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zo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