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路上,我们一起走逻辑奋斗
要想摆脱“失控”的生活,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要想摆脱“失控”的生活,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作者: 晓达亲子情商疗愈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15:05 被阅读58次

有的人说:我没有安全感,所以我必须要把一切都抓在手里,才能放心。

曾经,我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他就教导我: 一定要好好读书,然后把所有能考的,含金量高的证书统统考出来,这样你以后就不怕丢工作了。

闺蜜的妈妈,也是这样一个人。两人还没有结婚,她就在暗地里煽动自己的女儿: 把男方的房产,过户到自己的名下。理由就是: 这样,他以后就不敢轻易跟你谈离婚了。

有一对夫妻过来做咨询,其中太太竟然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每天先生回家都要交出手机,太太要看他当天的每一条微信、QQ留言,甚至是通话记录和短信,否则就大哭大闹,说先生不爱自己。太太说: 只有先生的一举一动统统都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才能安心,相信自己的婚姻是安全的。

邻居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与一位老外相识、相恋,毕业后打算继续留在国外生活、工作。而他的父亲却怎么都不同意,母亲更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以自己的性命威胁,苦苦相逼。他们的理由仅仅是: 国外很乱,孩子只有留在自己身边才是安全的。

. . . . . .

在害怕“失控”的背后,他们有着这样“扭曲”的认知:

一旦失去工作,我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一旦男方和我离婚,我就一无所有了;

如果先生不让我看手机,那他就是出轨了;

我的孩子只要在国外生活,她就一定会出事;

……

害怕“失控”,其实是源于:对自己不自信,对他人不信任。


1、“失控”,自我思维的创作

那些对于“失控”的恐惧,其实完全经不起推敲!

退一万步讲:

就算失去工作,何尝不是一次人生新的机会,能够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离开一个不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何尝不是人生的一次脱离苦海?

即使不看先生短信,两个人有爱有信任,何愁没有幸福的婚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孩子是一个自律、有底线的人,在国外生活又有什么可怕的?

变化,未必不是一次机遇!

当年因为非典,新东方一度陷入困境,许多新入学员要求退钱,结果公司2000多万元流动资金严重赤字,也有一些明星老师离开。当时俞敏洪顶住压力,带领这些老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提出了网上授课的想法,为日后新东方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教育业务打下了基础。

还记得电影《疯狂原始人》中,那个固执、守旧的老爸吗?

原始人们登上巨树的顶端, 当盖吹熄手中的火把、满天星辰和一道银河壮丽地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那一刻。对于把夜晚外出看作是死亡条例的克鲁德一家们来说,这个景象恐怕是有生以来从未见到过的。改变已有的教条式思维,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到诸如无痛踩过尖利珊瑚的现实便利,更让他们领略到一种精神图景——生活原来是可以像满天星斗那样灿烂的。生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死”,而是要让自己能够享受的一个过程。

当一层又一层的新的风景,映入眼帘的时候;

当一个又一个新发明,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

当山洞不复存在,原始人从自己内心的山洞——那个对世界保守而停滞的认知中解脱出来的时候;

不光是原始人们,连观众在内都接受了一个观念:人要打破对变化的恐惧。


2、控制,处理问题的“下策”

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员工的能力,对工作的用心,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与贡献,而不可能仅仅是一张证书就能够左右的。

幸福婚姻,靠的是两个人用心经营,相互扶持。如果不离婚,仅仅是因为代价太大而勉强在一起,那这样的婚姻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如果一个男人他有心出轨,他可以想出成千上万种躲避太太检查的方法;而太太检查手机的这种做法,却是对先生的不信任,十分伤害夫妻间感情。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环境。“把孩子留在身边就可以安心”只是父母的自我心理安慰。而它的代价却是: 孩子想要拥有的事业,以及她想要共此一生的爱人。


3、界限",把握人生的方向盘


1. “界限”不清,混沌的根源


“界限”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

中国的很多家长普遍会有这样一种思维:孩子是我生的,所以孩子就是我的;

在夫妻关系中也是一样:老公和我结婚了,他和我就是一体的,不能对我有任何的秘密。

这种“无间的亲密”会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没有个人空间,挣扎着想要逃离。

缺乏“界限感”的人,在人际、职场中同样也会遇到很多困扰。在工作中,他们容易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不够清晰,对他人难以拒绝,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对别人的要求又心生埋怨。遇到事情的时候,容易缺乏底线,造成令人后悔的结果。

2. “界限”不清,源于内心的匮乏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将爱划分为“出于匮乏的爱”和“存在的爱”。

“出于匮乏的爱”常常是以依赖和控制别人为手段,满足自己内心安全感的需要。就像“一哭二闹三上吊”逼迫孩子回国的母亲,通过“哭闹”要求查看先生手机的太太,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心理需要。

因为匮乏,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控制; 因为控制,对方逃离,所以更害怕失去,所以加大控制。

而对外界的“失控”感,恰恰是内在“失控”投射出去的结果。

内心的失控和崩溃,在自体心理学里有个术语,叫“自我瓦解”的体验。

这种感觉多源于婴幼儿时期,对早期照料环境的失控。早期的照料环境不如意,但是孩子并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所以对任何的关系都希望获得控制。控制意味着安全,若控制不了,就再一次面对那种自我瓦解、无助、无能的痛苦,这也成了控制者内心的情感模式。

有时候,我们无法远离控制,无法认清楚关系的边界,常常也是因为内心有严重的内疚感,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

3. 树立“界限”,把握人生的开始

在关系中,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界限,看清自己的边界,也要看到真实的对方并非是自己想象虚构的存在。

爱,是界限的尊重,控制,是界限的入侵。

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我们没办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活在当下,做好自己,有目标、有主见,有选择,懂拒绝。才能够真正脱离“失控”,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盘。

相关文章

  • 要想摆脱“失控”的生活,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有的人说:我没有安全感,所以我必须要把一切都抓在手里,才能放心。 曾经,我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他就教导我: 一...

  • LayoutInflate inflate深入理解

    一、inflate的基本使用 inflate方法非常基础且常用,但是好像很多人都用错了,比如说自定义view的时候...

  • 4/28失控时刻难以控制

    要想问我失控时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失控,我第一想说的就是“情绪”,对,我容易情绪失控。我自己感觉我是对生活是有控制...

  • 人要想获得平静,就要先摆脱骚动

    人要想获得平静,就要先摆脱骚动,前进的道路就在你的脚下。 人的自私和欲望不仅仅表现在贪婪的行为,也会表现在失控的错...

  • 怎样才能让咽炎不再反复?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患上慢性咽炎,喉部会常感不适。为解决这种不适感,人们吃了很多西药,但依旧无法改变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情况。于是选择手...

  • 仙芝一刻-摆脱心理疲惫的小方法

    很多人都想了解摆脱心理疲惫的小方法,为此,小编特别整理了这篇关于摆脱心理疲惫的小方法的文章,具体如下: 1、有效规...

  • 由内而外的教养

    坚持读书第42天。 摆脱失控状态。 当处于失控状态时,思考能力会停止,淹死在经历失控状态好,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

  • 如何分辨对方是否真心实意与你交往?

    相信每一个女人,都想要看清楚男人的真心,也因此用了很多的方法,去试探,去考验。 但是,也有很多的女人都用错了方法,...

  • 生活中90%的人都用错了它……

    覃老大的《三流理科男写作15年,到底有什么改变?》中写到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哪怕是一个误会!读完我觉得讲的很对但又...

  • SWOT?你都用错了!

    提起SWOT,很多童鞋会用这样的语气“哦,SWOT呀!”意思可能是“没有什么”,“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新意”,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想摆脱“失控”的生活,很多人都用错了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dq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