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楚辞》中《离骚》第七章。
依前圣以节中兮[1],喟凭心而历兹[2]。济沅湘以南征兮[3],就重华而陈词[4]。启《九辩》与《九歌》兮[5],夏康娱以自纵[6]。不顾难以图后兮[7],五子用失乎家巷[8]。羿淫游以佚畋兮[9],又好射夫封狐[10]。固乱流其鲜终兮[11],浞又贪夫厥家[12]。浇身被服强圉兮[13],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14],厥首用夫颠陨[15]。夏桀之常违兮[16],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17],殷宗用而不长[18]。汤禹俨而祗敬兮[19],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20]。皇天无私阿兮[21],览民德焉错辅[22]。夫维圣哲以茂行兮[23],苟得用此下土[24]。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25]。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26]。阽余身而危死兮[27],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28],固前修以菹醢[29]。曾歔欷余郁邑兮[30],哀朕时之不当[31]。揽茹蕙以掩涕兮[32],沾余襟之浪浪[33]。
【注释】
[1]节中:犹折中,取正。
[2]喟(kuì):叹息。历兹:至此。
[3]沅(yuán):沅江,古称沅水。湘:即湘江,为湖南最大的河流。
[4]重(chónɡ)华:虞舜的美称。
[5]启:指夏启,大禹之子,夏朝君主。《九歌》:古代乐曲,相传为禹时乐歌。
[6]夏:有四解:一释为大,二释为太康,三释为下,四释为夏王。此释为“大”。康娱:安乐。
[7]以图后:为后代作谋划。
[8]五子:有四解:一释为启的五个儿子,二释为太康昆弟五人,三释为启之第五子,四释为启的兄弟。家巷(hònɡ):内讧。
[9]佚(yì):放任。畋(tián):打猎。
[10]封狐:大狐。一释为大猪。“狐”是“狶”之误。
[11]鲜(xiǎn)终:少有善终。
[12]浞(zhuó):传说中夏时有穷氏后羿之相。羿不理政事,寒浞遂杀羿自立。厥(jué):其,这里指代羿。家(gū):通“姑”,古时对妇女的一种称谓,这里指羿的妻室。
[13]浇(ào):即过浇。传说中夏代寒浞之子。被(pī)服强圉(yǔ):负恃有力,即依仗自己强大的力量。一释为穿着坚甲。
[14]自忘:不顾自身安危。
[15]颠陨(yǔn):坠落。
[16]违:违背。
[17]菹醢(zūhǎi):亦作“葅醢”,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后亦用以泛指处死。
[18]殷宗:殷商之国祚。用而:因而,因此。
[19]俨(yǎn):恭敬,庄重,庄严。祗(zhī)敬:恭敬。
[20]循(xún):顺着,遵从。
[21]皇天:对天及天神的尊称。私阿(ē):偏爱,曲意庇护。
[22]民德:在皇天看来,人君也是臣民,故此“民德”是指那些得了天下的君王而言。错辅:安排辅助。错,通“措”,安排。
[23]维:同“唯”,独。圣哲:此处指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24]苟:于是。用:拥有,治理。下土:天下。
[25]相(xiànɡ):观察。计极:兴亡的原因。
[26]服:行,行事。
[27]阽(diàn):临近危险。
[28]凿(záo):榫眼。枘
(ruì):器物的榫头。
[29]前修:古代的贤人,此处指因忠言直谏而遭到菹醢之刑的贤人,如龙逢、梅伯等。
[30]曾:通“增”,屡屡。歔欷(xūxī):抽泣。郁邑:即“郁悒”,苦闷,忧愁。
[31]哀朕时之不当: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当,引申为“值”,逢,遇之义。
[32]茹:柔软。一释为香草名。
[33]沾:浸湿。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译文】
依从先贤的价值标准进行评判啊,满怀感叹为何遭此厄运。渡过沅、湘向南进发啊,到帝舜跟前大声陈说:夏启创制《九歌》《九辩》啊,任意寻欢作乐以致放纵堕落。不顾念先王创业艰难并为后代谋划啊,五位王公因此内讧相争。后羿过度沉溺于狩猎啊,又喜欢射杀大猪以取乐。本来恣肆妄行就没有好下场啊,寒浞夺权又占有了他的妻子。浇恃强尚武啊,放纵欲念不肯放弃糜烂生活。每天沉浸于燕舞笙歌浑然忘我啊,他的头颅因此而掉落。夏桀所行与常情有违啊,最后终究遭受了祸端。纣王辛发明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啊,殷商因而不能国祚绵长。大禹庄穆而敬畏神灵啊,周详地施行仁政而没有差错。推举贤德、任用能臣啊,遵守法则而不偏颇。上苍不会偏袒谁啊,视民心向背加以辅佐。只有贤达睿智、德行充盛啊,才能拥有这整个天下。回顾历史展望将来啊,考察人世治变的道理。谁不是因为忠义而被任用啊,谁不是因为纯良美好而成为奉行的楷模!我身陷危难几蹈死地啊,静观初心从未后悔。不度量凿孔而选用合适的榫头啊,这本是前贤被剁成肉末的原因。我频频悲叹抑郁忧伤啊,哀惋自己生不逢时。拿起柔软蕙草掩面痛哭啊,泪珠滚滚滑落打湿我的前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