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艺术之家散文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元.王冕《墨梅》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元.王冕《墨梅》

作者: 七女侠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09:47 被阅读0次

李江海书法作品:

李江海书法作品

    草书,四尺整张,竖式。王冕《墨梅》,癸卯中秋前日,文华殿。

          草书作品内容: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诗

      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号放牛翁、梅叟、会稽外史、江南古客、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其祖上有人曾在宋朝做官,传到第七代王冕父亲时,王家已变成农民家庭。幼时的王冕却非常好学,白天给富人家放牛,晚上经常借着佛寺的长明灯读书。为王冕成长和成功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灵感的,是其家乡诸暨的山水环境,这里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水木清华、山川映发”之美誉。王冕从小就放牧于这诗画一般的山水之间,面对碧波绿草、翠柳粉荷,他抑制不住心里的喜爱之情,就想把这些都画下来,尤其是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他。聪慧过人的王冕,无师自通,每天刻苦练习,从不间断,渐渐画得越来越好,那千娇百媚、千姿百态的荷花被他越画越像,人们都来争相购之,他的名声渐渐远播,学者韩性慕名收其为弟子,王冕继续深造学业,终成通儒。从画花卉自学成才的王冕,通过笔下怒放的百花讽喻世事时局,述说他的志趣。而在各色花卉中,王冕最爱梅花,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名气最大、求者踵至的也是梅花,其题画的梅花诗也倍受盛赞。王冕最擅画的是墨梅,他不但继承了前人传统画法并独辟蹊径。后人以“神韵透逸”四字来概括和评价王冕的“墨梅”风格。

    王冕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写出了许多爱民、頌节、言志的诗文,为时人所传颂。如《悲苦行》、《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等诗作。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因而声名鹊起,士大夫都争相向他求画梅花竹石,一时缣素山积,而他泼墨挥毫,千花万蕊,顷刻而就。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王冕病故于隐居的山村。他贫苦一生、历经沧桑,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及情感全部寄托于书画作品和诗文中,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作和书画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元.王冕《墨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l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