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南方周末》在2018年的一系列关于中国心理咨询界的报道所揭示的(参见罗欢欢和马肃平的两篇深度报道),这个圈子的基本面就是龙蛇混杂、泥沙俱下,合格的和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总量确实不多。以下谈几点在我看来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第一,选择社会声誉良好的重点大学、师范大学甚至是重点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一般而言,他们在进入这些学术单位之前都经过了相关资质的审核,通常拥有心理、教育和精神卫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在基本水平方面和理论方面是靠得住的。即便有些人经验不足,也比社会上那些私人心理咨询机构类似算命先生一样的老江湖强得多。心理咨询首先是一门科学,然后才是一门艺术,扎实的理论基础远胜于胡吹海聊的经验(后者还不如找个算命先生聊天,起码便宜)。
第二,选择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理由同上,这些人是有资质和被认可的。但是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些医生的学术背景是来自医学院的精神疾病/精神卫生专业,他们会更偏向于药物等具体的治疗方式(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加上心理学背景的心理咨询本来就倾向于谈话治疗)。但心理症状和疾病真的都还是处于盲人摸象中的科学探索,具体到一个患者,到底是药物治疗有效,还是咨询治疗有效,还是两者结合有效,只能通过摸索和试错来进行。不要盲目认为吃药就一定有效,或者,吃药一定比咨询有效。否则,一旦发现吃了药还没效,患者本人岂不是要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参见拙作《心理在哪里》)
第三,如果没有条件选择以上两项,那就只有找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私人心理咨询机构了,这才是真正鱼龙混杂的江湖。我不推荐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知名机构,也不贸然否定。我提供两点判断标准:a.同上,还是看资质,在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搞清楚心理咨询师的学历背景和培训背景。那种完全不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靠几个月突击考证加民间团体短期培训就上岗的,一定不要选择;b.通过官方网站或实地考察,大致了解公司的宣传和业务介绍,凡是其开展的服务和培训出现名称包含“灵”和“修”字或有神秘意味的疗法,以及诸如九型人格、MBTI人格、血型人格测试的,甚至跟星座、抗癌、宗教、祛病、中医、养生这些扯到一起的……这样的机构一定是不靠谱的。对了,自备一本心理学专业的诸如《心理咨询》或《变态心理学》教材,凡是这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疗法,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都是些大忽悠,很多挂有洋文或者洋人名的奇怪疗法,反而更可能是骗子,收费还不菲,动辄天价。疗效可不会跟收费成正比。
余下几点是注意:
第四,鉴于“精神分析流派”在中国心理咨询界占据了主流,而这种疗法本身并没有比其他流派更有效,加上它的理论基础确实有很多不靠谱的成分,我觉得在选择时可以适当考虑那些属于认知和行为流派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能博采众长的,再或者,患者自己可以多多尝试,一个咨询师不行就换一个。
第五,不建议接受身边那些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好心人或者自己有心理问题参加过心理咨询的朋友的介绍,他们实际上缺乏判断能力,你的朋友觉得自己经过心理咨询之后恢复了正常,很有可能是“安慰剂”效应,自愈,而跟咨询师的水平无关。更何况,适合他的咨询师,未必适合你。
第六,学历和资质也无法保证一切,比如微博最著名的某心理咨询师大V,他那么不靠谱,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呢。这背后隐含两个问题,其一,是中国心理咨询界应该出台一个权威的、专业的、有公信力的行业监督机制,来系统地评估市面上各种流派、疗法的有效性以及各种机构和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其二,是我国原有的心理咨询师养成体系实在太不完善,即便是那些有学历和资质的人,绝大多数也完全没有达到国际上培养一个心理咨询师所要求的最低学历和培训时限。针对这一点,心理学界有推一个1879计划(名称取心理学诞生的年份),但具体是怎样的表现和效果还有待观察。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鉴于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缺乏规范,而心理咨询又是一个如此需要患者向咨询师敞开心扉的过程。请一定要注意咨询师的人品问题,不要发展出医患恋。任何一个合格的咨询师,绝不可能在咨询过程中向患者提出过分的比如性和爱方面的要求,也不应该有超岀常规的身体接触。一旦遇到了此类情况,请立即停止治疗,该投诉投诉,该报警报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