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之服官之一【387】2023-7-26
这里说的服官就是为官、做官。 不是指主制御服的官员。
几位老弟:
三月初六上午,接到上面的命令于初十日参加大考“翰詹”(翰林院属的官员),我心里真着急,因写作都生疏了,怕不能完卷。没想到十三日早上见了等第(名次等级)名单,我名列二等第一,又得仰荷天恩(敬领承受皇恩),赏擢(赏赐提拔)也不差,升为翰林院侍讲(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官名。)这格外的恩惠,非常的荣耀,将来怎样报效?只有时时胸怀恭谨,以求来日有补于万一了。
金竺虔回南方来,请他带回五品补服四套,水晶顶二座,阿胶二封,鹿胶二封,母亲的耳环一双。他到省里时,老弟照单收下好了。阿胶是毛寄云送的,这东西最难得得到,家里要慎重的用。竺虔借了我的钱四十两,说好到省即还,这笔钱拿二十二两给四弟、六弟在衡阳读书的费用,拿四两买漆,每年漆一次。拿四两送欧阳太岳母作奠金。你们收到钱后,照数分用好了。
这次竺虔到家,大约在五月节后,所以不在这里详细写了,等送信的人来时,另外补写一封详细的信带回,大约四月半就可以到了。你们在省里缺少什么要用的东西,可写信到京城来。
别的就不写了。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十九日
祖父母大人:您们好!
三月初六日奉命于初十日大考“翰詹”(清代对翰林和詹事的合称。),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考。我刚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十分惊慌,因已久没有作赋,字也写的生疏。向来大考都是六年一次,这次从己亥年二月大考到现在,才满四年,万万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同人听了这个命令,没有一个不惶恐的。
我和陈岱云等在园里同寓,初十日凌晨进场,题目和诗都写在另外的纸上。“翰詹”共计一百二十七人,因病没有去的三人,病好了还要补考。在殿上搜出夹带的一人,已经交刑部治罪,其余都完了场。十一日皇上亲自阅卷。二月十二日钦派阅卷大臣七人,阅毕拟定名次,再进呈皇上钦定。一等五名,二等五十五名,三等五十六名,四等七名。我蒙皇上的天恩,拔取在二等第一名。湖南的六个翰林,二等四人,三等二人。十四日引见,得升官的十一人,记下名字的等候升官的五人,赏给缎子的十九人,升官的人不裳给缎子。
我蒙皇上格外的天恩,升授翰林院侍讲,十七日谢恩。现在还没有补缺,有缺就要我去补,其他升官赏赐的,另写一单。湖南由大考升官的,雍正二年只陈文肃公,他是一等第一,从编修升为侍读。道光十三年有胡云阁先生,他是二等第四名,从学士升为少詹。现在加上我也才只有三个人。我的名次不如陈文肃高,升官和他相同,这是皇上的破格恩宠。我的学问肤浅,见识庸鄙,受君父的厚爱,蒙祖宗的德荫,将来不知用什么报答,我看只有竭力尽忠了。
金竺虔二十一日回湖南,我托他带了五品补服四套,水晶顶戴二座,阿胶一斤半,鹿胶一斤,耳环一双,另外竺虔借我的钱五十两,一起带回家来。昨天在他那里寄的第三号信上,写的是四十两,发信后,他又借了十两,所以前后两信写得不一样。他五月半可到省城,若六弟、九弟在省城,可以当面交给他们,若无人在省城,家中可派专人去取,或且几个弟弟有愿意去省城的,更好。
今年考差大约在五月中旬,我想在四月半下旬去用功。 孙媳现在有孕,约在七月可分娩,曾孙兄妹都如常,家中添了一个佣人,用费鄙去年稍多。这次升官,大约用银一百两,东挪西借,还不窘迫,不知有没有邯郸喜报到家里来?如果二十八日以前报道,是真邯郸报,可以赏钱四五十两。若是到四月才报,当是省城的伪报,赏他几两就够了。家中的境况不知怎样?请来信让我知道就太好了。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二十三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