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I·知识重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没有意思,觉得是在耽误时间,想把这个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但是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又不得不做。那么想将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做的也有意义,也可以发在内心的想去做这些事,就可以遵循以下步骤来做。
第一,将平时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出清单。
第二,在每个不得不做的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并向自己坦白,做这些事情是因为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
第三,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声明:“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A1·联系过往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每天早上不得不早起去上课,尤其是冬天,在那个寒冷的城市,真的不想早起,但是又不得不起来,因为每天上课老师都要点名,不去上课的话学期末就可能要重修。当时感觉非常的痛苦。学习了今天的段子之后,我反思,当初选择那所大学是我的意愿,专业也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我要认真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方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我要是这样思考或许就会感觉好起来,就不会赖床不想去上课了。我选择不赖床而是早起吃早点然后去上专业课,是因为我想要学习我选择的专业,学习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可以更好的运用,也会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赏识,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升职加薪的机会。
A2·拆为己用
在生活中我们都在不断的找寻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好像经常在做一些自己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我们会认为做这些事情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但往往当我们把这些事情认为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在做的过程中就会觉得不开心,甚至有痛苦的感觉。为了让我们可以开心的追寻属于我们的幸福,我们或许可以改变一下思维,将“不得不做”转化为“我选择做”,在内心告诉自己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这样在做的时候也会感觉好一些,同时明确一下自己做这件事的原因,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样就不会因为不得不做而感到烦恼了。
网友评论
苹果:A1 结合大学时大家都有过的经历做反思,容易引起共鸣;
洋葱:A2部分可以做的I部分内容的补充;
1,A2在写感受,写总结,不合拆书要求。
如果,举出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一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出清单,换用*我选择做*,才是学为已用。只有用了一次之后,才能把这个动作变成习惯,才会受用很久。
2,I部分的提练,如果用正向积极的心态去提练,这个拆书段子,就会更有看头了。如;(生活中,人们因为迷失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观,使一些小事,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如何让工作生活正向积极有价值?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一,列清单,二,我选择,三,我选择,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