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萌萌遛娃的时候看到让她震惊的一幕,奶奶带着3岁的孙子在广场玩儿,小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闹起脾气来,奶奶好声好语的安慰,小男孩就是不听,还用手拍打奶奶。
没想到奶奶笑着说宝贝乖乖,没事没事。
正说着,小男孩抬起手朝奶奶脸上就是响亮的一巴掌,声音很响,整个广场都静了下来,纷纷朝他们看去。
奶奶很尴尬的拿着小男孩的手在自己的脸上摸了摸,竟然笑着说自己不疼,乖孙子别闹了这样的话。
广场上的都窃窃私语“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样惯不出好孩子,生生把孩子给害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大了就懂事了”这样的话误导了太多父母,很多事情一旦固化下来,很难改变,再去改正需要付出千百倍的艰辛。
孩子千万不能惯,尤其是在动手打人这件事上。
那孩子总是打人,怎么办呢?
孩子为什么会打人,这不只关乎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关乎养育者的养育方式。
也许你不相信,但是人天生就有攻击性。
加上孩子还小,大脑发育不成熟,很难控制情绪,甚至1岁多的宝宝就开始出现打人的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是正常不代表就要听之任之,养育者要根据宝宝的行为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
打人?是探索还是攻击?
遛娃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对刚会走路的儿子说:“宝贝,你去和小伙伴玩儿,带你出来就是和小伙伴玩儿的。”
可是小家伙抬头看了眼旁边的小朋友,继续抓沙子,摸石子,并没有挪动脚步的意思。
让儿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只能是妈妈的一厢情愿了。
哈佛大学“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伯顿·L·怀特博士在对大量儿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孩子的主要社会兴趣集中在照顾她们的成年人身上。
如果他们对别的孩子感兴趣,那也不是真正的社会兴趣,而是像看一个物品一样去看待别的孩子。
所以,有时候孩子打人、抓人、揪头发、戳眼睛更大程度上是在探索。
咦,这个“娃娃”是动的,拍拍他什么感觉?拉拉他的头发软不软?
就像闺蜜小D家的双胞胎儿子,不到一岁半,经常看着彼此笑,用手戳戳眼睛,摸摸脸,拍拍头。
因为他们掌握不住力道,所以有时候会因为力道太大而把对方弄哭。
闺蜜说每当遇到这样的“纠纷”,她就会拿起宝宝的小手说:“这是哥哥(弟弟),轻轻的摸摸哥哥(弟弟)的头,摸摸哥哥(弟弟)的脸,眼睛不可以戳,容易受伤。”
时间长了,他们的力道基本能控制在不把对方弄哭的程度。
如果大一点儿的宝宝打人行为不是探索性的而是攻击性的,那么养育者就要采取“惩罚”措施了。
这里的惩罚并不是体罚,也不是打孩子让孩子体会疼的感觉从而不去打小朋友。
以暴制暴只会让攻击性的种子在孩子内心埋的更深。很多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就是因为父母总是以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从而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模仿打人行为。
宝宝都是好动的,都不喜欢被迫一动不动地待上2秒或3秒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爸爸妈妈们给孩子换尿不湿就像打仗一样,一不留神孩子就翻走了,要不就是连环踢,让你逮不着腿。
伯顿·L·怀特博士提出,针对孩子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一种控制手段——限制活动法,帮助孩子矫正不良行为。
限制活动法就是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养育者牢牢抓住他的手,让他有被禁锢的感觉,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打人”。
限制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负性刺激,孩子被钳制的时间长了可能会不耐烦甚至哭闹,限制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决定,以宝宝不舒服挣扎但又不会崩溃为宜。
温馨提示,请态度坚定但是语气要平和,并向孩子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坚定就意味着在宝宝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时地引起宝宝的不高兴。
如果孩子对你微笑或笑出声,请不要给孩子友好的回应,坚定的再次重申“不可以打人”的规则,让孩子意识到你是认真的。
孩子是很聪明的一种生物,一旦你也对他微笑,那他就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那打人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极高。
明确的告知规则并坚持执行,态度温和而坚定,孩子对不能打人的行为便有了更多的认知,行为上才会做出改变。
关注孩子打人的“隐形”原因
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无论是好的坏的,但凡他们经历过的都可能模仿出来。
现在孩子基本都看动画片,但是目前国家针对动画片的内容审核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动画片的内容充满暴力行为和粗俗的语言,这些隐形的渗透都把暴力的种子埋下。
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理性思考与控制行为的能力还不够,养育者在帮助孩子选择动画资源时必须做好筛选把关工作。
除此之外,养育者也要思考自己说出的话是否有鼓励暴力的因素,比如孩子跌倒了大人就打地面,孩子磕到了就打桌子,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外部归因,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久而久之,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孩子往往认为是别人的错,进而诉诸暴力。
再比如孩子打大人,大人还开玩笑的说:“小坏蛋,翅膀硬了,还敢打长辈”。
别看孩子小,他们可是会通过外部反应来推理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打人是好玩的事情,从而不断尝试打人行为以获得关注或以此控制养育者满足自己的要求。
最重要的一个隐形原因便是孩子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
有时候孩子攻击行为背后就是没有疏散的愤怒,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怒怒一样,一生气就脑袋喷火,攥起拳头砸桌子,所以要矫正行为就要关注到行为背后的情绪。
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市面上有很多情绪管理方面的绘本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发泄情绪。
孩子天生喜欢故事,绘本画面清新漂亮,将道理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孩子,而且一本绘本可以重复讲,天天讲,宝宝就会将道理内化于心,打人行为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了。
像《小手不打人》《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等绘本都是很好的教育载体。
教会孩子道歉,不给孩子贴标签
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一位妈妈的做法刷屏了,孩子被同学打的破了相,妈妈到现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打五十大板,说双方都有错,让两个孩子互相认错,道歉。
虽然最后是破了相的孩子受了委屈,但是他却是最先道歉的那一个,而打人的孩子没有道歉也被列入了孩子“远离”的黑名单。
会道歉的孩子路不会太难走,不会道歉的孩子人生路会越走越窄。
道歉是养育者必须教会孩子的,比打招呼,说谢谢都更重要的礼貌。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孩子打人后,养育者都要引导孩子向被打者道歉。
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更能增强孩子的勇气,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带光环的惹人爱的人。
很多养育者看到爱打人的孩子,经常会给孩子贴上“小霸王”“打人精”“小坏蛋”这样的标签。
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并不是很理解,我们成人有时候也不能准确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有时候打人并不是出于恶意,而这些负面标签却倾向归因于不存在的敌对意图。
在心理学的一项研究中证明,母亲的信念(敌对归因)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相关。
所以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行为给孩子的人格贴上标签,这些负面的标签往往会一语成谶。
养孩子不容易,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对养育的具体反馈。无论如何,即使孩子表现的不可爱,不礼貌,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而不是去指责、评判孩子。
多问为什么,尽量了解事实,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的情绪与需求,看见他满足他,引导他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你会发现孩子正朝着你的期待大步向前。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良耳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