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 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哦,这是满眼皆是小星星的紫霞仙子心目中的大圣娶亲。但于凡夫俗子我等而言,可望不可及。必须也只能脚踏实地,平凡亦可平淡亦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江南小城铜陵的风俗大致是下午去女方家接亲。男方组一偶数车队,前头的小轿车恭迎美丽的新娘,押尾的双排座小卡车摆放贴着红彤彤喜字的陪嫁的冰箱、洗衣机等大件物品。
为此,在我大喜的那日,我电大班的舒同学等两人,硬是从四楼我妻子的娘家,将那名称香雪海近60公斤不好发力的冰箱转弯抹角耗时费劲地抬下来。
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当时的舒同学做为银行从业人员,其点钞、记账、打算盘、做报表,直至“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是一摸不挡手 。可重体力活吗,真不是他的强项。
以至于三十多年了,对于这桩勉为其难的事,他仍然咬牙切齿道:“老江,那是实实在在笨重的真家伙啊,可不像现在摆摆样子的空纸壳子。”言毕,还呲牙咧嘴地回味着,一副痛恨痛心痛苦痛悲痛失自己的模样。
咳咳,我竟无言以对。
其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冰箱、洗衣机等在迎亲的队伍中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更多宣示的应该是“青青子矜 悠悠我心”“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温馨吧!
当然,出力给我帮忙的同学及友人的情谊我是念念不忘的。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于是,之后在他们娶亲时,我也义不容辞斗志昂扬不遗余力地包揽下了力所能及的事。譬如,放炮竹。
吃一堑,长一智吗?
犹记得,电大曹同学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一马当先地领着我们接他的小娇妻,众人亦步亦趋地跟着。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悄悄的进村 打枪的不要”那是地道战中的场景。
其时的曹同学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那张喜上眉梢的脸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突然间,他停下脚步,神情严肃,胸有丘壑,双手下按,仿佛指挥千军万马般沉声道:“点炮竹。”
陡听此言,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我抢出一步,透过近视镜片,还眨了眨我的那一双明亮的小眼睛,左手迅捷地撕开炮竹外包装,露出引线,右手则用已燃烧的香烟头小心翼翼温柔地接近。
立时,硝烟弥漫,纸屑四溅,而炮竹声则惊天动地响起来,喜庆的气氛浓烈至极,依稀可见“凤凰于飞 翙翙其羽 亦傅于天”。
我下意识地四处张望,以不辱使命的姿态静候彼伏此起的回礼佳音。一时间,竟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的错觉。
然,这边的炮竹已且炸且珍惜地接近尾声了,就连附近郁郁葱葱的草木都不再扶摇,可理所当然鹈鹕情深的女方迎亲炮竹声却一毫动静也没有。
“什么情况?”我不可思议茫然地望向曹同学,他也恰到好处地一脸愕然。
“靠,不是这栋,还在顶前面。”愣怔片刻后,他急慌慌地以右手击额道。
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与此同时,被误会的楼房二楼有窗户嘎吱打开,一和善可亲的中年男子目光含笑淡定地摇首如拨浪鼓,似在道:“那个谁,我女儿还小啊……”
嗟乎!一样的娶亲,不同的旖旎风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4年6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