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电影漫谈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寄生虫》?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寄生虫》?

作者: 一期一会Life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08:59 被阅读0次

    今年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佳影片、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韩国导演奉俊昊和他的《寄生虫》独揽四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对于韩国电影来说,《寄生虫》是历史性的作品。它先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拿到韩国第一座金棕榈,又在奥斯卡拿到韩国电影第一座小金人;对奥斯卡来说,《寄生虫》也是特别的,它是奥斯卡92年历史上第一部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

    而对于中国电影,在恭喜亚洲同胞和电影同行之余,也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

    为什么不是中国?

    中国需要奥斯卡吗?

    对于奥斯卡,中国电影人可谓是“爱恨交织”。爱之,世界电影的荣誉殿堂,所有电影人向往的乌托邦。恨之,历数中国电影的奥斯卡成绩单,发现最好成就只有李安。凭借《断臂山》获得的最佳导演奖,以及《卧虎藏龙》的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堪称中国电影在奥斯卡的里程碑。其余,至多不过提名。在国内风头无两的电影大咖,征战奥斯卡却纷纷铩羽而归。

    以至于近年来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过度看中奥斯卡没有意义,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围着一个外国奖项转。这就有了巩俐口中的“奥斯卡不过就是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章子怡的“我没有好莱坞梦”以及“中国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吗?”

    让中国电影人爱恨交织的奥斯卡

    中国需要奥斯卡吗?

    毫无疑问。

    需要。

    关于这一点,我更同意李安的一段话:中国电影的一百年和美国电影的一百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必须接受中国电影的缺陷,正视中国电影频繁参加各大电影节的现状,这不仅是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它为积极宣传中国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的迅速崛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而中国电影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现在与其说是中国在适应世界,不如说是世界正在慢慢适应中国。

    中国的电影,不是拍给好莱坞看的,却是拍给世界看的。

    所以,我们不止需要奥斯卡,还需要戛纳、柏林、威尼斯、蒙特利尔……

    并非为了媚俗地迎合西方,恰恰相反,站在国际电影的平台上,正是为了向整个世界展示最中国化的思想与中国式的电影美学。

    但不要忘记,每一座“小金人”“金棕榈”背后,除了一个好故事本身,更有硬核团队、协调分工以及资本运作机制多层面的完美配合。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站上世界舞台前必须补上的功课。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寄生虫》?

    中国电影与奥斯卡总是缘锵一面,原因众说纷纭。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奥斯卡被白人群体把持,非白人作品很难出头。有人说,奥斯卡的评委都是学院派老古董,不懂欣赏其他派系的“菜”。也有人说,中国电影工业不够发达,商业与资本运作模式不够“好莱坞”,尚需要时间成长打磨。那下面,我们不妨换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寄生虫》?

    《寄生虫》电影海报

    韩国电影《寄生虫》所表达的故事内核并不复杂:社会阶层的固化,贫富间的差距和沟壑,穷人对富人的依附与寄生。

    同样的社会问题,中国有吗?

    有。

    同样的故事,中国能写出来吗?

    或许能。

    同样的电影,中国能拍出来吗?

    很遗憾,不能。

    为什么中国拍不出《寄生虫》?

    其一,电影这门艺术,需要足够丰厚的传承与积淀。就如同《寄生虫》不是一夕而成的,在那之前有《杀人回忆》,有《雪国列车》,有韩国电影人数十年共同的努力、探索和沉淀。

    奉俊昊作品《雪国列车》

    反观尚未足够规范和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那些优秀电影人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努力,往往像滚石上山般艰难。

    《流浪地球》刚刚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了一道门,还未及窥见门那边广阔斑斓的宇宙。资本运作下,一部紧跟而来的《上海堡垒》又把这道门轰然关上了。拙劣的跟风之作,抢占了院线资源,污染了大众审美。于电影市场,也不啻于一次劣币对良币的驱逐,让刚刚抬头的中国科幻电影再度down到谷底。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影迷的鉴赏能力从来不差。即便不能阻止烂片的上映、刷分,至少可以用脚来投票,用口碑来一鉴高下。优劣、公道,自在人心。这也是民间对类型电影所能给出的最大的支持。

    其二,《寄生虫》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韩国故事”,更承载了这个时代的重量,映射出一个普世的现实。而对于和谐平稳的过度偏爱,却让中国电影始终难免流于浅显平白。无论是对真实世界的揭示,还是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上,中国电影创作者都小心翼翼的“中庸”着。击不到痛处,也搔不到痒处。

    这份“中庸”,或源于对中国大众口味的迎合,或囿于电影创作环境的制约。所以,同样选送奥斯卡,韩国拿出的是《寄生虫》,中国能拿出的只有《哪吒》……

    其实,中国创作者,并不缺少才华。有些优秀的作品,甚至已经摸到了真实的大门,比如《我不是药神》,比如《流浪地球》,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再进一步。

    作为一个刘慈欣的原著粉,看着原作中剃刀一样冷酷锋利的视角,被替换成电影里小女孩含情脉脉的呼唤,替换成一个由中国式的英雄主义造就的一个中国式的团圆结局……只剩对中国式电影的一声叹息。

    深刻立体的真实,远比粉饰的和谐更有价值。

    这点上,近年来大放异彩的韩国和印度电影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除了《囧》系列的一笑而过,《战狼》们的一嗨而过外,中国电影值得探索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格局。

    至于大众口味,全球化的当下,已经锻炼出丰富味觉与高超鉴赏力的中国影迷,相信也同样乐于接受更加多元的中国电影。

    而电影创作环境,韩国总统文在寅给《寄生虫》贺词里的话,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为了让我国电影人尽情发挥想象力,没有担忧地制作电影,政府也会一起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寄生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yi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