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天前先生就做了安排,Y康了,趁着天气晴好,赶快出去转转。太远的地不去,近的地只有乌镇小妞还没去过。我和杨先生是2019年的6月份去过的,不过再游一次也无妨。
自从小妞2019年上了高中以后,再加之这三年来的YQ,一家三口好久都没有一起出游了。今日这蓝天白云的,心情自然也十分美丽。
直接去了西栅景区。
古镇的特色基本都如出一辙,水多,桥多,船多。乌镇也不例外。
临水的木屋、长廊、石板街,是古镇的标配。房子大多是用来做客栈、饭店、酒吧、小吃店、商店,里面几乎没有土著的居民。这和东栅完全不同,东栅基本是原汁原味的老街区,是土著居民的生活区。
天好,坐在临河的窗边吃一碟臭豆腐,或者笃悠悠的喝一壶热茶,也或者喝杯咖啡看看书,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就单纯的发发呆,看看对岸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看一只只乌篷船笃悠悠的飘过,看水光,看日光,看浮动变换的灯光,都好。
一个人也好,一家人也好,一群人也好。独处静思,家人在旁的心安笃定,一群人的狂欢。每一种感觉和心境,在这里都有合适的安排,都没什么不妥。
古镇,以她木的原色,石的硬朗,水的温柔,以她的素朴的外观,典雅的气质,经久的岁月,接纳了一切喜怒哀乐,也包容了一切悲欢离合。过去,现在,未来,就像窗外的河一样,无论是涓涓细流柔声细语,还是惊涛骇浪轰响如雷,都会一直这样流淌下去。
古镇桥多,但乌镇的桥似乎特别多,凡是隔水需要相连的地方,几乎都有桥。东西向的,南北向的,东西紧接着南北的。弧形的拱桥,直直的石桥;有栏杆的,没栏杆的;平面的,陡坡的……桥边或者杨柳细丝,或者香樟如盖,或者乌桕静默,或者干净无余。怎样,都是风景,都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风姿。
走上石桥,或坐或立,或远观或近望,或驻足停留或行色匆匆,或白天或夜晚,看临水而建的老式木屋,看沿街的长廊,隔窗看人家露台上睡觉的猫,屋檐下鸟笼里雀跃的鸟,看桥下乌篷船轻悠悠的飘过,看身前身后另一座桥上穿着汉服的女子美丽的倩影……每一次回眸都会发现不同的美,每一次细品都有独特的体验。
土布印染,是传统的手工艺。毛蓝布,印上各种花纹,过去那些年北方常用它来做门帘子,是很土气的存在。现如今再看,却是一种自然和雅致。
时代在发展,人的眼光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这东西一旦离开这个地方,或许也就没什么味道了吧。地方还是要有特色才被人认可与记住。
还有亦昌冶坊的铁锅,叙昌的酱菜园子,都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而且历经时代的变革,一直发展到今天,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
江南出才子,乌镇尤其多。
作家茅盾,美术家木心,编辑作家孔另镜(茅盾妻弟),一大会议的护卫王会悟女士,他们都是桐乡人。
乌镇也没有忘记这些家乡的儿女们,景区内有木心美术馆,茅盾纪念馆,孔另镜纪念馆,王会悟纪念馆。
终于等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水光,灯光,水影,灯影,水气,烟火气,整个的凝成一片,朦胧又真实,真实又朦胧。人也恍恍惚惚,脚步轻轻,辨不清到底置身何处,是天上?还是人间?
乌镇,是你去了还想去,来了便不想走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