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袭明——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袭明——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作者: 十年一觉扬州梦_a7f1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9:38 被阅读0次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处事的人,顺自然而行而不留一点痕迹。善于说话的人,能够沉默寡言而一点不会过火。善于计算的人,应该接物,“无心”、“无智”,所以不用筹策。善于笼络群众的人,推诚相与,终使不用门户局限,群众也不会背离。善于接纳人心的人,谦冲自牧,纵使不用绳索来捆绑,别人也不会离去。

    因此,体道的圣人,善于使人尽其才,没有废弃的人;善于使物尽其用,没有废弃的物。这就叫做“袭明”。因此闪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视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个道理,真是经纬玄奥之至,只有懂得“袭明”的人,才能知道。

    引语: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主心骨,此章予以引申细化。

    得道之人顺遂自然天道来处理人际关系,既不伤害人,也不受人伤害,既不被人厌弃,也不会摒弃他人。这是活在世上的一种大情怀,容纳众物而不纷扰。比如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善人”,于是就有所谓的“不善之人”。那么,如何处理这一组关系呢?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人可以成为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却只能作为善人的借镜。

    在日常的交往中,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分,尽力做到“善言无瑕谪”。例如不要过多地谈论自己。自己说自己太多不外乎两种情况:一为了虚荣而自夸,二因自卑而自责。这样的话题既会让你失去对自己的准确判断,也会为听着对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你处于显赫的位置,那么注意到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你经常在很多人面前讲话,而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只要你稍微显露出哪怕一点点的虚荣或者自卑,就会被关注你的人捕捉到,他们会把你当做愚蠢的谈资。另外,在朋友面前要尽量少谈论他人,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有失谨慎。你的某句话很可能被认为是曲意奉承,或者出言不逊。这会增加使你陷于尴尬的概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袭明——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z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