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加入到一个组织中,为什么我要和一群人组成一个团队?凭什么我要相信他们?我们都参加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你觉得那些东西真的有效吗?很多时候,我们懵懵懂懂被要求去参加一些团队活动,不知不觉地我们就在活动中与一些我们先前并不喜欢的人发生了接触,然后相互熟悉起来,但是,我们真的在心底接受了这些人吗?
这些问题,都和一个叫做“组织承诺”的概念有关。正是在对于组织不同的承诺心态下,我们加入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并且抱着不同的心态去参与所谓的 “ 团队建设 ” 。
组织承诺,简单地说,就是组织的成员愿意把自己的力量和忠心的意愿,交给某个社会关系之中,是个体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接受、认同和投入的程度,成员对于一个组织的承诺越大,他越会表现出一种对于留存在这个组织中的强烈欲望,越愿意当好一个组织的成员。
团队组建之后,我们为什么要花力气去进行团队建设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加员工对于组织的承诺关系。不过,在具体讨论团队建设方法之前,我建议你先了解四个共同体的概念,因为在不同的共同体里面,成员和组织的命运关系是不一样的,所以,建设的方法是不同的。
第一种共同体,叫职业共同体。组织的大部分成员,加入的都是一个职业共同体。
比职业共同体更进一步的,是利益共同体。顾名思义,利益共同体是靠利益来维系的。中国的不少企业目前都处于这种状态。
事业共同体,是第三种合作关系的类型。如果你不理解事业共同体的样貌,看看身边由年轻人组建的创业企业,有不少都是基于单纯的理想,创业团队就属于事业共同体。
第四种共同体,叫做命运共同体,军队中的团队,就是一种命运共同体。一场仗打下来,是死是活,都在一起。
讲了这四种共同体的概念,目的是为什么?就是希望帮你建立一个概念框架,知道要进行建设的团队,包含了哪些人,包含了哪一类,或者哪几类共同体的成员。
泛泛而言,在任何的组织中,理想情况都是一些同心圆,还记得我在讲中层领导力的时候画出来的那些圆吗?接下来我们还是画圆。
居于组织核心的人,应该是命运共同体关系。如果大领导、大老板是孤家寡人,那就自担命运。外边一圈圆,应该是事业共同体,他们应该是为了组织的目标在奋斗,他们把组织的目标认定为自己的事业,他们可以摆脱开简单的利益羁绊。当然,这不是说他们不要利益,而是在他们眼里,不仅仅有利益,利益和事业是交互一体的。如果某个组织,这个核心圆没有了,骨干成员的眼里都没有多少事业,只有利益,那这个圆就缩回到了上面大老板的那个圆。这样的组织,是不会长久的。
在事业共同体外面,是利益共同体的圆。这个部分的人会特别多。当然,组织中更多的人,是在职业的共同体上面。
在这四个同心圆有某些点,围绕着这些点,又会有一些小圆,这就是组织中的那些小团队。上一级圆中的点,就是下一级大圆的中心。其实,从整体上看看这些圆,也就是小团队的位置,这个组织中的多数人,是为利而来,还是为事而来,就一目了然了。大老板的一个智慧,就是努力通过有效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让靠近组织中心的部分,圆更密,力量更强。
你也许会问,我们画这些圆,目的是为什么?我和你分享的一个观念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团队建设,不同性质的团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是个利益共同体成员,他的团队骨干和成员都是职业共同体成员,那么,这时的团队建设可能就要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许就是以技能提升为重点,以最大化个人收益为中心。
转自《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