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以前,我在朋友圈发起了一个“扫码互道早晚安”的打卡活动。 一时间,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加入了这个打卡。
刚开始的那几天,特别火爆,每天不到6:00大家就通过小来早晚安公众号进行早起打卡。大家可以互相点赞,忘记了还能互相提醒。虽然无需每天联系,但这种方式好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好像每天清晨和睡前都互相问候一样。
不过好景不长,大约过了10天左右,打卡都小伙伴们就少了至少一半以上,又过了几天,只剩下不到10位小伙伴在坚持打卡。
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到今天,只有7、8位朋友在坚持打卡。 说好的互道早晚安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听说,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我曾经尝试过用21天的周期,帮助自己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坚持运动、每天吃个苹果等等。可是,就算21天坚持下来了,有些行为也并没有内化成我的习惯,比如早起这个习惯,21天真的未必能养成。
最近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能是一种谬论。
21天的理论是一位整形外科医生麦克斯威尔·马尔兹提出来的。但是马尔兹医生的21天理论是依据一个医学现象:做了截肢手术的患者,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现实。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据此就推断人对所有事物对适应都只需要21天,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了。
2009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说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平均时间是66天,但不同行为所需的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
现在21天和30天的挑战,虽然很流行,但是很多类型的习惯完全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说,每天吃一个苹果,可能属于21天就能养成的习惯,可是,如果挑战很大,比如说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或者每天跑10公里,这种具有更挑战性的行为就需要几十天、几百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变成习惯。
当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抵触情绪在减弱。
我在小来早晚安打卡已经坚持60多天了,经过60多天的重复,早睡早起正在慢慢形成一个默认设置,到点儿就想睡,到点儿自然醒。
还有人愿意与我一起互相陪伴、早睡早起吗?欢迎扫码与我互道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