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最近集中处理的两件事就是答辩和面试,在两者之间相互转化身份,深刻的了解到了大学和职场的差异所在。用一句话说,论文答辩老师挑的是毛病,面试简历公司挑的是优势。
从学校的动机来看,它需要一大批合乎它标准的学生,答辩、考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答辩论文要求格式合乎标准,有固定的套路,本科生的论文其实也不要求学生有什么惊天动地了不起的实验成果。在每个学生答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下意识都在寻找学生的错误、纰漏,这和大学时代考试的逻辑是一样,有一套至高的标准。完全符合100分,错一点扣一分。
从公司的动机来看,它需要尽可能满足公司职位需求的人。公司不在乎你身上有多少毛病和错误,只在乎面试者身上的优势是不是足够的大,是不是足够的匹配这个工作的需求。面试官所有的问题和沟通,都是基于公司、职位与个人特点来展开的。而且对于工作,也没有一个最好的标准,没有人知道一个工作做到极致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只是在尽力完成。
学校中的核心应该是考试,考试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模拟问题,它有时候更像是一个仿真的游戏。即便是除了考试之外,大学的学生会的各个部门,什么外联社、体育社,整个都看起来是在我过家家。原因很简单,不论是做了正确的事还是做了错误的事,后果都不明显,考试不过最严重的后果只是补考,大家还在一块上课打游戏,也不会退学。
职场的核心是项目,职场由一个个不同的项目构成。大项目跟着小项目,在不同的项目中,一个人有时候是dear,有时候是协助者。在接触一个项目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目的,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完成,成果是什么?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做,最终应该自己去思考该如何完成。项目完成的好坏直接和绩效挂钩,和升迁、薪资挂钩,是不是能很好处理职场问题会直接决定在公司的去留,最终影响个人的社会层次。
在大学的四年时光,我们有可能真的什么都没学到,只是我们没办法让自己去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们不可能知道,因为没办法进行双盲实验。无法假设自己如果不上大学,而是进入相同规格平台的一个公司会怎样?我们之所以相信自己真的改变了,有可能是因为在纪念自己的四年的青春。
假如问我,再让你过一次大学,应该怎样把大学过好?我会回答‘像上班一样度过四年大学生活,把大学生活设定为一个个项目,目标导向,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过一个有效率的四年大学生活’。
假如问我,未来职场, 将来准备如何在职场中做到游刃有余?我会回答‘把职场当做大学来度过,较少关注职称,甚至是短期的薪资。应该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做事的本质是什么,最后在不断的选择中强化自己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提高职场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