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伙伴也许很难想象,我们那时是如何孵蚕的。
初春,乍暖还寒,桑树开始萌发出嫩芽,抽屉里已经藏了大半年的蚕子终于可以拿出来孵蚕了,蚕子就是上一年蚕蛾产下的卵,芝麻大小的蚕子牢牢地黏在布上,像烧饼上黏着的芝麻一般。
如果在野外看到这种密布的虫卵,那无疑是恶心的,有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惊悚感,但蚕子在人们眼中从不会联想到虫卵上去,它是校园里的硬通货,只要拿出一张密布蚕子的布片,就如同拿着一张写有武学典籍的武林至宝一般,顷刻间便能掀起一场争夺蚕子的血雨腥风。
曾经有一年,我没有蚕子,同学老潘说他堂哥有好多,老潘家就在学校旁边的那个小村子里,我们一群孩子放学后经常去他家玩,玩到天黑,再各自回家。
于是那天到他家后,他带我们去他堂哥家讨蚕子,他堂哥比我们大许多,已经上初中还是高中了,他倒是很爽快地拿出了一大块蚕子布,边剪边分,人人有份,拿了蚕子放兜里,回到老潘家玩,中途随手一摸,口袋里的蚕子布却不见了,我让他们到处找,片刻之后,在他家屋旁的小弄堂里,看到他堂哥正蹲在地上,手上拿着一小块蚕子布,用指甲掐蚕子玩得正起劲呢,蚕子被掐爆时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哒”,特别悦耳,也很有快感,用现在的话来说那种感觉很解压。
但他拿的不正是我丢的那块蚕子布嘛,立马问他要了回来,一看已经被掐爆了好多,我那个心疼啊,像是抢到了一本残缺的武功秘籍。
但瓜分蚕子布最激烈的,无疑是在教室里,平时一副弱不禁风,见虫如见鬼的女生,讨要蚕子时却是一副不给也得给的强硬态度,女生比大多数男生更爱养蚕,不管是淑女型的还是假小子型的,对蚕都毫无抵抗能力,即使再怕虫的女生,也不会对这种生物大呼小叫地咋呼,在大家潜意识中,蚕便是蚕,与虫无关。
不管是一块多大的布片,无数刀裁剪之后,最终剩下的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小角落,轻轻折起来,放到自己最贴身的内衣里,开始用自己的体温孵化蚕子,我不知道如今养蚕的孩子们是如何孵化的,我们那时无一例外都是用这种最简洁有效还很方便的方式。
教室里坐着的这些人,大部分衣服里面都藏着一块小布片,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展开看一下,直到看到布片上出现了黑色的幼蚕,跟最小的蚂蚁差不多长,但比蚂蚁细,凑近了仔细看还能看到一些极细小的绒毛,我已经很难想象见到这种情景时兴奋的心情,用铅笔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挑到准备好的小盒子里,没有准备盒子的就折只小船,放在船里,重新折起小布片,放回内衣里继续孵剩下的蚕子。
放学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找桑树,初生的幼蚕只能吃最嫩的新叶,碧绿鲜嫩还透着光的新鲜小桑叶,感觉自己都要流口水了,以最快的速度奔回家,那大概就是一年之中回家最积极的一天了,把桑叶放到准备好养蚕的盒子里,再次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极细小的幼蚕转移出来,挑到桑叶上,持续几个月的养蚕时光便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