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这句话是邓颖超女士在1942年7月7日,既七夕节那天,写给她的爱人周先生的回信时的结束语,彼时整个世界都战火纷仍,而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病倒了。
你总念叨国共代表在重庆谈判的进展,念叨着革命的形势,而从来不顾及身体。
我虽然知道那些很重要,但你更要知道,你呀,便是我的世界。
这是周先生对颖超的挚挚情深:
“结婚十八载,挚友兼爱妻;若云夫妇范,愧我未能齐!”
周先生与邓女士,这一笔纸短情长,便是一辈子。
02/
信,作为一种沟通的方式,不仅仅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它还会让原本的山长水远变得近在咫尺,我们常说“见字如面,见信如晤”,便是这个意思。
朱生豪致宋清如的书信,开头这样写到: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大概就是:
亲爱的,不要怕什么“年老色衰”,你老了也一定是个可爱的老太太,也不要害怕因年老而跟不上时代,我希望你能明白,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都会永远守在你身边,陪你走下去。
文末的时候,又这样写到: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
写你,写不出。
大概这就是最深情的浪漫了吧,因为每每想到你,我都有万千思绪,不知如何下笔,这样好了,不如你就待在我的身边,我用一辈子说给你听。
是啊,一辈子,多巧啊,我也正有此意。
所以自古以来,信,便寄托着无数的情感。
所有的感受,我全部的喜欢,对你的关心以及无时无刻的想你,都要从小小的笔尖一一流出,那一行行躺在信笺上的文字因为写作者的用心而立时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这些都是我亲手写的,写给最重要的人听。
故你我虽不见,远隔万水重洋,但只为了那一份早已期许的山长水远,便也值得等待。
03/
可能哪位又会说了,现在都21世纪了,还会有男孩儿给女孩子写信吗?
有的,而且那是一个每个人看了都会感动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去他家里玩,他把我拉进书房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要给我看个“好东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跟他进了书房。
谁能想到,他从一个红色的木箱里哪出的一沓东西,却让我湿了眼眶。
那是一沓厚厚的信件,都是他写个他女朋友的。
他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精美的米白色信封,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泛黄的薄薄的稿纸那给我看,还让我小心注意别撕破了,看得出他很宝贵这封信。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封信。
因为上面只有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的几个大字:
倩倩,我好喜欢你。
落款也没有,日期也没有,更没有邮戳邮票这种正式的东西。
我问他,你就这一句话,怎么能让你女朋友知道这是你写给她的呢?
“他啊,是下课的时候偷偷塞到我的铅笔盒里的,这个傻子!”说话的是朋友的女友倩倩。
“那你怎么知道这就是他塞的呢?女孩儿的直觉?”我问到。
“哈哈哈哈,我把纸条给了老师,老师问谁写的,这傻小子就直愣愣地站了起来!结果让老师罚站了一节课。”
“唉~”朋友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哦,对了,当时他六年级。
我后来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写信这种传统老套的方式去追女孩子呢。
他看了我一眼,说:
“的确,写信追女孩子确实算是比较老套,平常我们之间也时常电话联系,但是我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究竟是什么呢?”我问到。
“仪式感!”
“什么意思?”
“你想啊,我现在给她写信,等我们将来年老的时候回忆往昔,便可以从这信纸上的一笔笔里知道,我何时在想她,何时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想要和她分享,何时迷茫的时候需要她的安慰,这些东西我都要替她藏着。”
“你可真是个心细的人,嫁给你的姑娘一定很幸福吧!”我对着他女朋友说。
“是的呢!”他女朋友脸上像开了花一样。
纸短情长,一笔笔写在纸张上的,不仅仅是他对于你的情谊,更是承诺,是爱。
愿这个世界上,你也可以碰到这样一个男孩儿,他给你写信的时候也愿意这样写:
“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
一笔纸短情长,余生都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