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朝圣

作者: 陶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9-28 13:16 被阅读0次

    贵州之行第二站,就是前往阳明洞朝圣。阳明洞在贵州修文县龙场,是阳明先生悟道的地方。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为贵州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理念,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以其悟道之地——阳明洞为核心,修建了庞大的文化园,园内树立了阳明先生的塑像,修建了纪念馆。

    我此次到圣地朝圣,不为其他,只为朝拜圣人的思想,以圣人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

    阳明先生塑像 纪念馆
    阳明洞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阳明先生因遭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后下诏狱,同年十二月贬谪为贵州龙场驿,1508年春,到达龙场,在此谪居三个年头。

    龙场地处万山丛棘之中,山上多瘴气,境内苗、彝等少数民族杂居,实属蛮荒之地。谪居期间,阳明先生主动向当地老百姓学习耕种,与他们一起生产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的帮助下,阳明先生度过了困境,创办了龙岗书院,培育了大批黔中“王门”弟子,开创了一代学风。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促成其“心学”思想的蜕变,也对其日后征伐广西的独到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龙岗书院

    古往今来,很多学者都在探讨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悟的是什么道,此道与老子所言之道,与佛家所言之道,有没有什么不同?

    当年,阳明先生在环境险恶、生活艰苦情况下,因悟圣人处此心态,终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心即是理”,勿须向外求索。

    此“心”是什么心?当然不是我们的肉团心,也不是胡思乱想的妄心,而是道家说的“道心”,佛家说的“佛心”、“如来”、“真如”。

    此“理”是什么理?当然也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真理,是规律,是道。实事求是的“是”也是这个理,只是改变了一种说法而已。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还悟到了“人人皆可成尧舜”这个理,此理与佛家倡导的“人人皆可成佛”有相通之处。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弟子们不敢相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这名弟子马上站起,很是慌张,答曰:“不敢。”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该弟子笑着接受。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读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后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他的所有成就(包括阳明心学的完善和文治武功)皆与龙场悟道有关。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发扬了宋代以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论,强调了“亲民”的重要思想。

    何谓“知行合一”?知的当下就是行,行的当下就是知,二者没有先后。比如,你的恶念只要在当下被良知觉察到了,当即就被革掉了,不会有任何的犹豫,除非你的恶念没有被觉察到。

    何谓“致良知”?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致”,强调的是行为,也就是在事上练。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没有知的行,是盲目。

    晚年,阳明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一句说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有了善恶的念头,就是动了意念。反之,动了意念,就有了善恶之别。有善恶,即是二元对立。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的觉知功能,能知善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留存善念去除恶念,就是格物,就是修行。

    四句教实际上也是儒家修行的次第,不过这个次第好像是倒着的,细究其实是循环往复的。心的本来面目原本是无善无恶的,因为动了意念,有了善恶之分,但是良知能分辨善恶,为善去恶,把恶除尽,即是恢复了心的本来面目。

    阳明先生临终前,有学生问他,有什么要跟学生们说的。先生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光明”这四个字,是对其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意味着他的心一片光明,并安住其中。也有的人理解为“光明磊落”,也不错。内心光明的人,行为自然光明磊落。

    处于如此超脱境界的阳明先生在面对死亡来临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遗憾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要跟学生们特别交代的,只此一句话,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

    阳明心学的创立把儒家思想的境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其思想影响至今近500年,在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了世界性学说。

    在日本,阳明心学极大地影响了明治维新,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重要学派,并为日本维新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良知偏重道德,如果缺乏智慧的观照,其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制约。这就是“良知学”的不究竟之处,而佛家偏重智慧,正好可以弥补。

    所以,要想学好传统文化经典,最好将儒释道思想结合起来,三者本来就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圣人虽已远去,但其思想仍旧熠熠生辉,照亮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行,吾辈对其最好的怀念就是传承和践行其光辉的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洞朝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ol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