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洁的学生时代虽然不能说“不幸”,却也没有比别人幸福多少。成长于上个世纪末期的小洁,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多时候都只能看着旁人随心所欲的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比如好看的积木、好看的童话书、汽车城等等,总之都是小洁心中梦寐以求的物件。但小洁心里清楚,家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自己提出这些奢侈的要求。那个时候的小洁,总想着快些长大,到时候就能自己挣钱买想要的一切,再也不用经过任何人的同意了。小洁并不知道,等到自己有那个能力的时候,购买物品时会考虑更多,并非自己原本想的那样随心所欲。
原本小洁以为,物质的缺乏,可以通过父爱母爱来填补。一直期盼着父母会因为经济方面的无法满足,而更多地陪伴自己,同时妈妈的温柔也会毫无保留地全部留给自己。但小洁预估错了,事情从未向她所想的方向发展。一切,都要从父母的婚姻说起......
小洁父母的爱情罗曼史犹如一部爱情小说--一位高干子弟世家的女儿,下嫁给了一个善良、正直,家境却也是一贫如洗的穷小伙。穷小伙的样貌自然是出众的。好像自古以来世家子女和穷的叮当响的帅小伙是电视剧里的标配--世家女子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的与自己相爱的人结婚生子。通常小说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读者们基本也都会祝福他们一家从此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事实上,现实生活才刚刚开始。
小洁的母亲--曾柔,是家中的独女,又身在世家,年少时自然少不了各种宠爱。人如其名,外人见了也是位温柔是可人儿。而小洁的父亲--郑明荣,因家中兄弟姐妹众多,自己又是排行老大,读书这些好事自然是要让位于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了。由于家庭背景差距悬殊,曾柔嫁入郑家一个月后,便有些明白当初家人为何反对这门亲事了--以前从不问世事,只管谈情说爱、琴棋书画的大家闺秀,却不得不整日为家中琐事操劳,为那些柴米油盐而计算着。虽说在婚前,预计到之后的日子不似以前的荣华富贵,但对于眼前的捉襟见肘也是自己始料未及的。就这样,原本的甜言蜜语、你侬我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文不值。可又能怎样,这是自己选择的婚姻,咬着牙,日子也得过下去。好在赵明荣自知曾柔为自己牺牲很多,对曾柔也是百般呵护,家务之类的体力活从不让曾柔沾手,家里人更是不许说一句曾柔的不是。这让曾柔心里感到欣慰不少,觉得自己至少没选错人。两个人也以为会一直如此相濡以沫,相伴终生。可是,他们并没有预料到,生活从来不会如你所愿,它总要让人经受一些考验。这个考验,就是一年后出生的孩子--小洁。
孩子的出现,照理应该能让婚姻生活更美满、更完整。但美满幸福在那个年代并不容易--因为这让原本就很拮据的日子,更加难以维持。大人饥一顿饱一顿无所谓,可孩子怎么办。为了孩子,曾柔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向娘家求助。当年,全家人都反对这桩婚姻,曾柔的父亲,也就是小洁的外公,更是表态,婚后如有困难也不会帮助他们。可血浓于水,更何况看到尚在襁褓之中那弱不禁风的小身子,即便是再狠心,也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融化了。
“孩子的一切费用,我们来承担。但有几个条件--以后每个礼拜都要带孩子来住两天。等孩子长大了,读书了,每个寒暑假都住在这里,等要开学了,你们再来接回去。“ 外公的口吻是如此不容置疑。
“另外,孩子要姓曾。” 大厅里,再次响来一阵冷冷的声音。
“父亲!” 曾柔不可思议地望向自己的父亲。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父亲会提出这个条件。在当时的年代,孩子如果随母姓,无疑就是告诉所有人,夫家无能,要依附于女家,也变相的等于入赘。赵明荣虽然出身清贫,但早年入伍过,一身的硬骨气,有着极重的传统观念,加上又是家中长子。如果今日答应了父亲的条件,简直是比让赵明荣死还难受。
“怎么?不应该么?!帮你们养孩子,休假日带孩子,绝不让她有半点的不适,也绝不会吃半点苦。难道这些,还换不来一个姓氏?是尊严重要,还是孩子重要?!你们自己好好考虑吧。” 扔下这句话,父亲便离开了大厅,径直走向书房。留下曾柔一人在那里,做这个艰难的决定——孩子,还是丈夫的尊严。
这是个无比艰难的决定,曾柔的心却很坚定--她选择了后者。
临走前,曾柔对含泪的母亲说:“妈,以后你们还是孩子的外公外婆,有时间我们也会回来看你们。孩子,我们会自己抚养长大,你和父亲多保重身体。” 说完转身就走,没给母亲开口挽留的机会--她害怕自己因为心软而改变决定。
曾柔并不知道,可能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自己女儿以后多年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