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坤之大,大到东北装不下,强制作,长江以南都哆嗦。父慈子孝,兄悌弟恭,但却也有父极其不慈而子孝,弟极其不悌而兄恭的现象。舜筑仓廪,其父瞽叟拿走梯子,放火烧仓。舜掘井,其弟象井口掩土。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桃应问孟子“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曰“让皋陶去抓”,之后“舜弃天下, 负父而逃”。为了一个一直想杀自己的父亲宁愿放弃天下。仲弓之父也为恶,仲弓却成为贤才,极孝。孔子赞其为“ 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同时占据流量。北大学子弑母案,犯罪嫌疑人吴谢宇潜逃三年后,在车站送朋友时被抓获。政治、经济新闻远比单个的八卦新闻能影响生活,但为何,我们如此关注弑母案。因为我们需要安全,需要从犯罪案件上分析,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不安全,什么样的人可能会伤害自己。这起案件还没有移送司法机关,而其原因已被常规的解读为“母亲管教太严,儿子受不到做出了反抗”。这样的解读十分符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心态下的各种做法。更有甚至,一些自媒体毫无根据地直接写出,其父亲出轨导致家道中落,只为迎合对小三的痛恨之情。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孝敬父母并不应该是父母的要求,而是个人自性的体现,求仁得仁的开端。“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匡章抛弃妻子,远走他乡,不赡养父母,通国称其不孝,而孟子他一同游玩,礼貌待之。弟子不解,孟子提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狠,以危父母。”章子并不符合这五种不孝,他只是因为父亲做得不对,责善了父亲,却不知责善是父子之间的大忌。因此,得罪了父亲不得近,内疚到不敢接受儿子的孝顺。表叔70多岁,被表哥接到城里来之后,非要去再找个清洁工的工作。表哥气得不得了,家里有两套房、三辆车都留不住一个老爷子。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剩下的,也要请示给谁,如果问还有吗?,也必回答,“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剩下的却不问给谁,问还有没有时,也回答“没有了。”如果只是物质供养,而无尊敬之意。“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之中,最难为“和颜悦色”,最让父母高兴的也是时刻的“和颜悦色”,面对苏大强、谢广坤、70岁还要出去工作的硬核老爹,不妨多笑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