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误差开始的小确幸
最近练习变速跑,需要三十秒的快跑和三十秒的慢跑放松结合,因为需要计时,就利用手机的计时功能,由于是手工操作,就会在计时过程中有误差,多则几秒,少则零点几秒。

一开始,我纠结计时的准确性,总是试图去校正,但是在某一天练习的时候,快速跑开始早于我按下计时的时间,提前几秒开始跑步,结束30秒时因为自己早开始几秒,觉得自己多跑了,有一种能多瘦一点的小窃喜。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我一直试图让自己拥有更多这样的感觉,让自己比计划做的好一点点,做的多一点点。
早点起床,吃饭上班
以前总是算好了时间,起床洗漱、从家里出发、路上买个早点、赶着打卡时间,气喘吁吁的跑到办公室,然后就开始“浴血奋战”地一天,东去救火、西去安抚,忙忙碌碌到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用最后一丝力气挤上公家车,回家。

对于每天的工作,我也尝试早开始一点的“大计”,按照提前半小时,预估我的出发时间。第一天比闹钟醒得还早,洗漱整理后出发,突然看到小区里很多爷爷奶奶拿着扇子出去纳凉聊天,有的推着婴儿车去溜娃,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还是密密麻麻,小区早晨的生机勃勃也是我住进来之后未曾体验的。
上了车,发现还有好多的空位置,于是就坐着,翻书看,不用看手机。以前我总是抱怨车上人多,其实发现是自己总爱和大家一起去挤,如果早个把个小时出门,不仅路通常,而且有座位,在车上就能给我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空间。

下车到公司,门卫大叔还夸我早。一大早就有人夸我,真开心。到了办公室,吃好早饭,一看表,还有30多分钟,因为早起路上也不那么堵,车程也缩短了。利用这30多分钟,我学着列一下今天的工作清单,一些备忘等,然后还刷了会微信,了解了下今天全世界的“大事”。
早点到会场,链接不同的人
报名参加了一次的分享会,由于早上礼拜后可以顺路过去,就没有再折返回家,直接到了会场。虽然早到了很多,但是工作人员都已经在那准备下午的活动会场了。热心助人的我怎么会让自己闲着呢?就主动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也加入到了工作人员的队伍中。在一共不止会场的时候,也闲聊了一些,介绍了自己,也认识了更多其他行业的小伙伴。换成以前,我一定也会掐着时间点赶到,或是迟到一会。

早几秒开始跑步,让自己感觉多瘦了很多;
早点起床,不仅公交车上有座位,而且可以从容地吃好早饭,开始一天的有序的工作;
早点到会场,我们会拓宽自己的人脉,认识到更多其他行业的人;
这些都是我在陆续的体验“早一点”中收获到的惊喜。《精进》这本书中,作者在序中写到“妈妈的挂钟效应”让他感觉轻快闲适、优哉游哉,这是他平常日子里所未曾有过的体验。虽然作者想表达的是要我们突破常规的思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发现“妈妈的挂钟效应”和我这段时间的体验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挂钟往后5分钟是为了让我们在感觉上有时间还充裕的感觉,但是“早一点”的体验却是让我们真正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加可以闲庭信步。

生活不易,且活且乐,要给自己多找点有趣的因子,充斥我们原本死气沉沉地日子。都说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灵魂却万众无一。在生活中给自己更多“早一点”的体验,让更多不一样的体验成为你最最真实的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