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片段一――谈健康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70后的我已步入中年人的行列,对人生、对健康的关注也日渐增多。闲来无事,信手拿起《人生杂谈》,一篇文章的开头映入眼帘:“健康是1,财富,名利,地位都是0”。
“对于别人的、书本的话,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质疑,不要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老公平日里的“洗脑”在此刻发挥了作用。联想到身边的生活实际:有的人得了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似乎健康是1,其余都是0。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否则,钱在银行,人在底下,一切都是子虚乌有。
又觉得这话不全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于是把他念给一旁的老公,看看他的真知灼见。
“有一句话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健康是1,那些为爱情、为真理牺牲生命的人,他们不知道健康、生命的珍贵吗?那些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街上的傻子倒是很健康,他的这个1有意义吗?”老公一连串冒出这许多话来,我不得不佩服地连连点头。“所以说,物质和精神是健康的基石,没有它们,健康无从谈起。”老公接着总结。
想想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宁愿舍弃健康、生命的人古今中外俯拾即是。那这么说,精神追求比健康重要。
“健康的意思是身的强壮和心的康乐,身体和心理都好才是健康,傻子心里不健康呀。”我补充说明。
“人若是健康,就想追求物质和精神。因为物质充裕,精神充实才能保障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健康是物质和精神富有的外在表现。”老公继续强调,“财富,名利,地位是健康的附加值,一定程度为健康加分增值。”
“健康是高高飘扬的旗帜,一个人若是健康,说明他的物质和精神是富足的。”我附和他的观点。
文章里的话有时也很片面性,很肤浅,它阻碍了人的进一步思考。这让我想起网络里许多的“心灵鸡汤”,稍微思考就发现里面许多值得质疑的地方。渐渐地看这类文章也少了许多,“有时间看原著,避免断章取义”,老公说。我确信!
生活片段二――某人语录
老公说,你把我平时说的话都记下来,都是经典语录呢。虽是说笑,我还真记了一些:诸如“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君子不进庖厨”“君子不与命争”“不是每一朵云彩都会下雨,不是每一份耕耘都有收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等。
集中起来,发现这人心里常以君子自居,相信命运。我也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相信过程美丽了,结果不会差强人意。我确信!
生活片段三――俗人俗事
吃罢饭,我把一个盘子顺势放在他拿去要洗的剩下菜汤的盘子上。“不行,不行!”说话间我已经放上了。“你赶紧拿下来!”“反正都是要洗的,干嘛不放一起?”我疑惑。“要洗的衣服,你是不是把它在地上再蹭点泥呢!”我哑然失笑。
“饭做好了吗?”“没做饭,下午蒸的馍,就着咸菜吃,挺美。”“牛喜欢吃的,他觉得老鼠也一定喜欢。”“就你会贫嘴,凑合吃吧!”我拍拍他的背笑嘻嘻的说。
家,是我们每天疲惫之后肉体的栖息之所,是心灵的最后港湾。家事显家风,让我们夫妻以爱为根,求同存异,妇敬夫,男尊女,共创和谐幸福的小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