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读阳明先生著《传习录》。边读边做摘抄,做摘抄也是理解思考 的方式之一。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已处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阳明用问答的方式行解惑之师职,弟子萧惠问死生之道,圣人曾说,不知生,焉知死,弟子有疑,先生用昼夜之道喻死生之道。通俗易懂。
重点译文:先生说:“你能知道白天?懵懵懂懂起床 ,胡 嚼乱咽地吃饭,行不自觉,习 不清醒,成天昏昏噩噩,这只是梦中的白天。唯有‘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清醒明亮,天理没有片刻间断,才能知道是白天。这个就是天德。这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知晓了白昼之道,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
典故引用:“息有养,瞬有存”出自张载之《正蒙.有德篇》:‘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意思是要做到:’说话有教益,举动有章法,白天能有所作为,晚上能有所心得,时时刻刻都有所存养。
此君子之行为。也是张横渠所说的六有境界。
虽然今天只读了这么一点,却感觉有很大的收获。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