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墨江湖
“曾几何时”很痛苦

“曾几何时”很痛苦

作者: 小拳拳 | 来源:发表于2017-02-15 22:52 被阅读0次
    “曾几何时”很痛苦

           这是一个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问题……二话不说,先上图

    有些人笑了,有些人莫名其妙 有人笑得更开心或一脸懵懂 懵懂的人开始干笑 干笑的人一定认为这是水文 有耐心的人看到了这里

          好了,图我们都看过了,这其中有一些是过去的新闻,有的是近期的(以上的新闻不论内容真假,是真实发布在网络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所有的文章中都出现了一个成语:“曾几何时”。由图中的句子,不难理解到,“曾几何时”与“曾经”的意思似乎相通只不过更文艺而已。的确,好多人都这样认为,字面意思嘛。但是,真相却与理解大相径庭。

         相信有人已经按捺不住要去一寻真相了。为让诸君多在此文逗留片刻,我已经搬来了一些资料。

    意思是没过多久哦

           问题很明显了,“曾几何时”是“时间过去没多久”的意思,简单理解就是“转眼”之意。举个栗子:

           记忆中的父亲还是头发乌黑精神百倍,曾几何时,却已双鬓斑白。

           到这里,“曾几何时”的意义用法已经明了,如果你的周围有人还蒙在鼓里,记得告诉ta哦~

           而我真正想说的,却不仅仅是一个词这么简单的。继续上图

    2017年2月15日

         这是一条今天的新闻,2017年2月15日,刚刚浏览器推送我才看到的。而我截取的这段文字里,就有“曾几何时”一词。而且用法,竟然也是犯了同样的低级错误。

           为什么要用“竟然”呢?我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就在病句这一块知识中了解了这个词。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也有见到过。而这几年都过去了,这个常识在专业从事写作的小编手中,却时常显得依旧很“神秘”,实在是很费解。

           无独有偶,这种“望文生义”的现象似乎特别理直气壮地出现在很多地方。像“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经常被认为是同义词。“目无全牛”是夸赞技艺高超而不是责备目光短浅。“感同身受”的“感”是“感激”而不是是通常理解的“感受”,意思自然也完全不同于字面意思。还有“求全责备”、“坐地分赃”、“奇文共赏”等词语不胜枚举,意思皆与字面不同。

         这些语言文化,可谓是其他语言少有的。因为中国古代的文章是文言文,简练却难懂,一个字往往有好多种意思,这也是中文的一大魅力所在(当然掌握了就会成为你的个人魅力)。所以有些成语,看似简单,其实往往暗藏玄机。

           而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从书本到了电脑,又从电脑到了手机。屏幕交错之间,大量信息被快速接受。可站在在语言文化这方面来看,网络上的信息大都是些表面的而已,基本接触不到深层的文化信息,反而大脑时常会被塞进错误的信息。长此以往,一个人很容易就成了“博学的文盲”。

          记得前几天(其实并不是2333套路开头而已),我问一位同学“廿[niàn]二”怎么读,然后他就读作“二十”。我说二十不是这样写的,他说应该是繁体吧……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听了一首歌(歌名不说怕挨歌手粉丝骂),歌里就是这样唱的。我笑了,难道“卅[sà]三”要读作“三十”,“卌[xì]四”要读作“四十”吗?真是无稽之谈。

           面对中文语言文化,一定要抱有一颗一究到底的心,因为你不知道古人在哪里就挖好了坑。这一点上切不可随大溜,随意相信别人,模糊的地方一定要“躬行”,自己确定才可以。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这点上都要马虎对待,未免太不合适了些。

           每次听到“语文简单,中国人嘛,从小学到大还不会”云云的言论,就想说一句:“语文,真不简单。”就像很多这样说的人并不知道“夫”什么时候读一声什么时候读二声,也不知道“镂空”、“剽悍”、“笨拙”这几个词到底怎么读,永远也分不清“卷”和“券”,写“尴尬”时偏旁部首经常是“九”,倒真的是很尴尬了。

           而我想说的是,人的一生不能只接受一些快餐文化。快有快的优点,可缺点也显而易见。当一个一个网页刷过眼前时,不要忘了,书架上还有一些东西不属于这里。拿起书本,细细品味一番,你会顿悟,这其中的,又是另一分新奇的天地,正等待你的探索与挖掘。

    (最后作者有个小请求,请各位看官,将你知道的易错文化常识,发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几何时”很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lc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