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陆续看到小伙伴们在圈里晒出自己的新年Flag,颇有些感触。
首先要给这波小伙伴点赞,勇于公开自己的想法,特别是目标,是一种给自己加压的方式,尽管现在的Flag常立常倒,又常倒常立。总结了大家的目标,主要集中于身心健康、亲情、工作、旅行等方面,还有很多人会提到想改掉的一些小毛病,看着这些“美好”的字眼,让人感觉即将到来的2019将是充满期待的一年,和每一年即将到来之前的感觉一样。
我很好奇这些心愿是如何立出来的,于是自己点进去做了测试,结果前后翻遍了所有随机分配给我的心愿单,最后勉强选出了两条能接受的。这让我很惊讶,怎么,难道我没有心愿了么?
这是观察自我的另一个很好玩的角度。心愿,一方面是自己过去做的不好将来想要改善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想做未能实现的部分。我没选出来,一可能是我对自己过去一年比较满意,二可能是我想做的不在里面,但是自填项我也没有写出来。不内疚、不期待,没有负能、也没有正能。我这是要上天了吗?
内疚意味着需要弥补,期待意味着可能失望。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弥补了过去三十年人生的大窟窿,填补的过程让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也让我不再对未知充满不落地的幻想。
我曾经也连续几年在年末去总结自己年初的愿望实现情况。那些我明知道能实现的最后也的确实现的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满足感,那些我知道实现不了的最后也确实没有实现的只能靠自己心理安慰。之所以会立下这些对于自己来说很不成熟的目标,是因为混沌,根本不清楚这些方向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幻想的,哪些是逼自己一把就能完成的,哪些又是真正有价值的。
比如,有时候给自己列出一年看多少本书、多少部电影,去多少地方旅行,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其实没有想得很透彻。但是一旦想透之后,这些目标对我来说已经不需要写下来了。
有些人喜欢默默地立flag,不到实现的那一天别人都不会知道他在默默地行动着;有些人常常说出自己的flag,这样的人最后如果达成了,真的很牛掰;有些人刚立了一个又推倒再立,这样的人对自己太好了;还有的人从来不说,你当然不知道他到底是立了还是没立,是实现了还是没实现。
年轻是挺好的,犯错的过程回忆起来都是美丽的,那些没有实现的遗憾都可以拿来久久回味,甚至可以支撑自己接下来的生命驱动。成熟了也挺好了,它让人知道,自己的青春曾经追求过、遗憾过、美丽过,而不是陷在对逝去的不能满足的忧伤里,久久不能自拔。回头看,无论立与不立,立得好与不好,我们都在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只是,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这些点,它们是有规律的,还是散状的。
新年Flag,你立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