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一节是九一班的课,讲的内容是《罗斯福新政》,虽然开始得比较早,本想着能够轻轻松松讲完这一课,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到下课也没有讲课本内容完全讲完。
下课后,自己非常懊恼,为什么明明可以讲完的内容却怎么没有讲完呢,我开始质问学生,埋怨学生上课时不配合,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正面的回答,而是闭口不谈,导致老师以为他们不理解,才花费时间将供求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讲了一遍。从教室回来,我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感觉这节课失败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于自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进行充分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如果老师没有备好课,上好一节课简直就是空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由于课前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充分调研课堂上要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的了解情况,导致讲到哪算哪,感觉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就要花时间讲解一番,浪费了本不该浪费的时间。
二、缺乏有效教学设计。
一节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老师要给学生设计什么样的思考问题,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还是集体回答;一方面运用ppt,一方面写板书时间是否够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遇到这些情况如何处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讲解大概需要多少时间;难点突破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等等,这些课堂环节的设计应该在上课前进行模拟演练(因为这节课是第一遍给学生上的课)。若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会出现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老师讲的满头大汗,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学生不是变清楚了,而是变糊涂了。
三、未能体现以生为本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一味地讲,没有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氛围不活跃,在老师眼里,就是没有很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这一节课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次数较少,又没有给学生设计讨论的环节,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间少,师生互动不明显,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自己是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的,越不喜欢,心里面越焦躁,越焦躁,讲课的效果越不好,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