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埃科(又译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 ),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
《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安伯托·艾柯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 。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 ,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
翁贝托·埃科的成名作是《开放的作品》,不过大众读者真正了解他,应该说从《玫瑰之名》开始的。
只有深入到逻辑中去,又能从逻辑中超脱出来,逻辑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爱能使被爱的对象和爱的人以某种方式融为一体,所以爱情比知识更有感染力。
我没有嫉妒的感受,但我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想象她的面貌,可我一直办不到。我记得看着她的时候心里面的感受,但是却无法想象她的容颜,尽管我们见面的时候,我除了盯着她的面孔之外,什么事都没做……
完美的爱情会驱逐所有的恐惧。
你自以为无所不能吗?这是骄傲的原罪。
翁贝托·埃科一开始的作品的学术性极深,这也奠定了其读者的广泛程度没那么多。后来《玫瑰之名》出来后,读者的人群画像总算饱满了许多。
《玫瑰之名》从出版到现在,虽然读者都非常喜欢,但也只被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一次。就想《百年孤独》一样,你改编的不好,会被读者狂喷;而照搬原文,很多观众可能会看不懂。
翁贝托·埃科的很多作品都是以中世纪为时间背景的,这也是他最熟悉的领域。
对此我也才明白,要写作可能真的不是天马行空,最好有一些知识储备或者亲身经历在里面,不然你写的东西再好看,可能都只是一个空架子,最大的价值就是他们用来浪费时间的手段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