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不能坐着,去干点什么?去南不策锄草吧。
春天锄过一遍,因为没时间,只锄椒树底下,不能把满地都锄遍。现在发现,锄过一遍的地方长着满地灰灰菜和扎地草,灰灰菜籽结得格外稠,一遍也没锄的地方长着黄蒿,一人多高。
土地撂荒,植被的变化是渐进的,半年不锄长灰灰菜和扎地草,一年不锄长黄蒿,二年不锄就长铁杆蒿。
我在南不策耕种着9块梯田,要锄遍,三天才能完成,没有那么多工,还像上次那样,把椒树底下锄锄就算。
本打算下了大雨,水窖灌满了水,就可以打百草枯灭草,但一年没下大雨,水窖里没有灌上水,没水就不能打了,只得锄。
看见地邻在他地里打草,很省劲,他有毛驴,毛驴从山下把水驮上来就能打草,我没毛驴,依靠人力,不能把水背到海拔将近1000的南不策吧。
整个南不策,从上到下,只有两家地是干净的,虽然没草,但也没种庄稼,犁犁地保持椒树不死,就为了收获花椒,也顾不上间作套种了。其它各家全部荒掉了。
南不策的地分给了10户,子女全部外出,留在家里耕种这些土地的劳力都在六、七十岁,老人没有子女帮帮手,种不了这么多地。荒地成为必然。
多数人不种小麦,说明不适合种麦,多数不栽山药,说明已不再适合栽山药,多数人荒地,说明不能再在这里坚守。人在选择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多数人的感应才是准确的。
前几年,有经验的老农就告诉我,不要往南不策施肥了,不要养了,种不了那么多,说丢就丟了,当时我还不服劲,一袋二铵扛上山,现在彻底服劲了。真的打理不转了。眼看着蛮草横长,却束手无策,再说,一面坡几乎荒完了,这是一个趋势,顺势而为吧,
农民出身,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选择放弃是很痛心的,几年了,心里一直很乱,今天,终于理出头绪了。
当大规摸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时候,下一代人对于农业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经济行为,他们了解到梯田农业的劳动强度很大,收入很小,不再进行梯田耕作。下一代人不接班,七老八十的人能坚持多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