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教师的五重境界》里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真正的高手,都具备讲故事的能力。
无独有偶,今天刷百度,看到这样的一句话:高手都在讲故事,而你还在讲道理。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童书的匮乏,阅读量的不够,从小到大就不具备讲好故事的能力。所写作的时候,十分地缺乏叙述能力,只能一味的想当然的讲着道理。
看张丽钧的文字,明白了专业作家笔下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好故事,而我们除了缺乏这样的情趣和意识,文字功底上也正好是缺少这样的一种讲故事的能力。
发现了问题是一种收获,解决问题才是更重要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也许可以尝试多看叙事佳作,学习技法。像《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等,都是优秀的作品。
第二是,写作时要有训练意识。成长,来自刻意训练。要下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识,然后不断在时间中发现更好的思路和写作方法。
第三,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情趣。感受世界的方式不可以太过粗线条,要细腻。
我们都知道,美术上有一个透视的原理,在光的现象上,我们称之为光的折射,在灵性成长方面,我们叫做投射。即:世界的模样,取决于内心的光芒。
由此我想,教学上的瓶颈也跟讲故事的能力去分不开。因为读的绘本上,在塑造学生方面没有素材,遂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是摆事实,讲道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真不是一个好办法。
忘了在哪本书上读到这样的话语:教师多读绘本,特别是小学低段的教师,这样和学生的沟通会更加顺畅。
———————————————————
畅想寒假
蜷缩在被窝里,却没有很快地进入梦乡,我知道,我特别需要一个寒假了。
先来好好地补个觉,睡到自然醒。
其次,是我的寒假阅读计划。原本选定的三本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人生海海》《杀死一只知更鸟》已经看完了第一本,剩下的两本也预计在寒假前看完。
那么,书单就锁定在王晓春的书上了。特意数了一下,有16本,还有几本没有到货。
关于写作课的书,似乎要排到暑假来看了。
寒假里,只看一个人的书,要掌握好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增加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中的“有效劳动”,少做无用功。
再读王晓春的书,写好书评。目前是11月28日,距离寒假可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多月里,也不知道可以大概看完几本书。总之,不要停下阅读的脚步。
———————————————————
墨守成规
昨天是周五,按照惯例,回到家可以先美美地睡一觉。
只是,事出突然,家里有人生病了,要陪同前去医院。
原本的计划又失败了。计划是周五更新两篇日更的,可是被耽搁了。忽然明白,一切可以照常该多好。不喜欢突发的情况,打乱我原有的节奏。
我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即便墨守成规一个不太好的词,但我仍然喜欢。按照习惯,今天是周六,要准备下周三兴趣小组的材料,周一要打印好。
然而,电脑坏了。这让我感觉很不好,十分不喜欢计划被打乱的感觉。
课堂也是如此,有很多事情,比如说学生大的一个小报告,甚至都会影响自己的思路。
———————————————————
多虑
昨天晚上电脑白屏了,关机也关不了,心里陡然生出丝丝害怕。不会是系统坏了吧,不会是要换硬盘吧,不会是要……反正问题不轻,且一定会大动干戈的。
怀着忐忑的心情,早起带去店里修理,说也奇怪,在专业人员手里,电脑显得那么听话。这不,三下五除二,就搞好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由此,我想到:大脑真是个编剧,什么情况都能想到,害自己白担心了一回。其实,电脑的问题远没有那么严重,是自己多虑了。
人世间多少不如意的事情,多么希望只是自己多虑啊。
特别是生病这种事情,你越想,似乎就越可怕了。不去想它,即使是真生病了,也不至于自己恐吓自己。周五的时候,家里有人高血压,说实话,吓到我了,一个劲儿地往坏处想,越怕越想,越想越怕。
直到昨天从医院回来,我才知道,虚惊一场真是一个很好的词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