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生常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老生常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作者: 实验小学吴雪凤 | 来源:发表于2021-09-14 01:42 被阅读0次

有什么方法能学好语文?

每年总会有几次被家长或者是朋友问及这个问题,能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困惑。面对他们渴求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学好语文的捷径,或者说是想得到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答案。我想了又想,想不出更新颖的答案,每次我都只能说:功夫在诗外,多读书,多写作,有了输入才有输出,只有多读多写才能学好语文。但也总会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很爱读书,也读了很多书,可是他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书读的多,对于提高语文成绩没有多少帮助。他想要的是一个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捷径。每次这样,我都只能很无奈的说:除了上课认真听课,课下除了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我确实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语文成绩却不能有很大的提高呢?真的是因为读书没有用吗?我的老师的老师认为读闲书无用,真的是真理吗?

今天下午,又一次被同事问起这个问题,我想起了自己的初中时代,想起了那些因为读课外书和老师斗智斗勇的那些情景。我的初中刚好处于重点初中被解散那几年,在乡初中上了一年之后,乡重点初中被分散,我们回到了自己村子。在这个学校,校长禁止学生读课外书,还安排老师不停在教室窗口巡视,发现一例,处理一例。那天数学课上,我把课外书压在数学书下,读的入迷,忘记了观察旁边的周围的环境。读着读着突然从窗口伸进一只手,抓住了我正专注阅读的那本书。我使劲去夺,到底占据地利,书被我生生夺了回来,迅速压倒了书桌隐蔽的角落里。校长怒气冲冲的冲进教室,在我的书桌内快速的翻找,不知怎么回事,竟然没有找到那本书,只得悻悻得离开了教室。(现在想来,校长其实非常善良,他完全可以严厉的要求我交出来,并且处罚我,但是他没有那样做,可能因为我是女生,不愿意当众办我难堪吧。)后果是当天晚上全校经历了一次大搜查,各班同学隐藏在书包里的课外书都被翻了出去,没收了,我课堂上偷偷读的那本也没有幸免于难。

我猖狂的读课外书的“行径”并没有因为这次经历而有所收敛。初中三年时间,我读完了金庸、梁羽生、古龙的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也读完了琼瑶所有的言情小说。在读这些书的同时,我摘抄了书中所有的诗词,觉得这些诗词太美了,经常有意无意去背,对于诗词的浓厚的兴趣也源于此。这些故事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了,我会赶紧去看,发觉歌词很美,就准备专门的歌词本,抄歌词背歌词,哼着去唱歌的时候,这些歌词不知不觉就背下来了。后来读《红楼梦》,因为原来摘抄诗句背诵诗句的浓厚兴趣还在,也自觉不自觉的背会了《红楼梦》中大量的诗词。这些都成了我的营养,在以后的学习中,语文成了我最擅长的科目,从没有觉得语文难学过,和这些阅读的经历分不开。

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读很多书却学不好语文呢?

造成这样状况,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读书的时候没有积累,没有思考,始终处于浅阅读状态。其二,家长过于心急。虽说“读书可以医愚”,但它是个缓慢的浸润过程。各种“提分”培训就像“输液”“手术”等西医手段似的,能收到立杠见影的功效,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的损害显而易见。阅读更像“中药”,它缓慢地的“调理”学生身心,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没有见过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会不爱学习的)它逐渐的提升着孩子的阅读力、思考力,它会让孩子对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促进人的蜕变,会让一个人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越应该让他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说。暑假期间的共读经历更让我确信了这一点。只要想办法把学生带入深度阅读中去,让他们学会阅读,学会思考,“阅读”一定会成为治“愚”的“良药”,带领孩子走出愚昧,走进清明。

怎么引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呢?

作为老师,要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去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设计引领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进入深度阅读,“带领阅读”的另一个层面是“共读”,和学生一起边读边讨论,边读边思考,共同行走,在阅读之路上随时指引。不过,这样的“带领阅读”,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是巨大的挑战。

教材中的内容要扎实要落实,课外的阅读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带领”,如何做到既落实课内又引领课外呢?

亲子阅读是这些年教育界一直倡导的“带领阅读”的有效途径。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为“亲子阅读”提供了更大的可行性。课内的教材既对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提供了依据,又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教材选编的课文,或是名著的改写,如五下《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或是名著的节选,如六下《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或是用相关的体裁的学习引领阅读兴趣、教给类似体裁故事的阅读方法,如三上童话故事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更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后,“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这些课文的学习,为课外阅读同类作品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亲子阅读就是家长接过支持孩子阅读的接力棒,让学生把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家校共育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文不展开讨论。

作为家长,可能自己的阅读水平也很有限,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自己也始终处于浅阅读状态,也读不懂书,如何能接好这个接力棒呢?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想,作为成年人,我们的阅读水平一定高于小学生。虽然自己的阅读水平也很有限,但由于自己兴致勃勃的共读,让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甚至阅读水平能够达到家长的水平,甚至可能超过家长的水平,这谁有能说得准呢?这不也是进步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生常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mq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