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部的看丹村内。东距西四环南路看丹桥1.1千米。西临榆树庄村,距新建的“榆树庄公园”1.4千米(关于榆树庄公园,本博客有专文介绍)。北靠西道口,南近杨树庄,距“看丹公园”仅800余米。据明代《宛署杂记》中记载,看丹原称为“看滩”;“卢沟河入宛平县境,出卢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冲流散漫,分为二派……”由此可知,当年的看丹村曾是卢沟河河滩地。
药王庙位于看丹村东口。传说唐代的药王孙思邈曾来此行医治病,炼丹制药,人们故修庙以示纪念这位医德高尚的名医。据庙内的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及民国期间重修。重修后的药王庙,第一进院落建有主殿药王殿及南北配殿,主殿供奉药王孙思邈的座像;第二进院落,建有主殿三皇殿,殿内供奉“三皇”坐像,即太昊伏羲、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此外还有娘娘殿及配殿、普济殿三间,神库等。
下图、2003年復建后的药王庙全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99da8a112b765db4.jpg)
上世纪60年代,庙宇遭到破坏。直到2003年,北京市和丰台区两级政府拨款,才恢复庙宇,重修了药王殿、三皇殿及部分配殿,并把药王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看丹村恢复了停办近半个世纪的“药王庙庙会”。
农历四月二十八,相传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古时,每到这天,看丹周围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门,都来药王庙为药王庆生并进香祈福。看丹庙会在此开庙三天。庙会期间,大街两侧摊棚店铺鳞次栉比,四乡八村游人络绎不绝,人们除购买日常用品外,还可以尝到各种风味小吃,除此之外,庙会还有各种文娱活动。
今年药王庙纪念药王孙思邈一千四百零四年圣诞大会暨庙会,已于2013年6月5日至7日(农历4月27—29日)举办,并圆满完成。
下图、药王庙山门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32831a53edc4698d.jpg)
下图、这是立于药王庙山门外的石碑。左: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碑。右:“药王庙会”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be3fd17e70246530.jpg)
下图、药王庙未建“钟、鼓楼”,钟和鼓都设在山门殿内。这是架在山门殿内右侧的大鼓。
在山门殿内,也是请香处。门票也是在这里购买。5元/人;无任何优惠。我感觉是很贵的,所以难怪游人很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bfc09ec38c5d8159.jpg)
下图、山门殿内左侧的铜钟。铜钟下有“丰台药王庙”简介
丰台药王庙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而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庙坐东朝西。现存山门,前殿、后殿、南北配殿及四通石碑、两块碑刻。因药王庙而衍生的看丹庙会曾鼎盛一时。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拨款重修庙宇并恢复传统庙会。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f8c7eb0d29f7082a.jpg)
过了山门殿,是药王庙的第一进院落,主殿为药王殿。
下图、《药王庙重修碑记》碑,此碑立于药王殿前左侧。碑额:重修廟記
碑文全文,请看附录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e5851f85feffb24a.jpg)
下图、《香花聖会》碑,此碑立于药王殿前左侧。匾额:万古流芳
此碑是清乾隆拾捌年肆月(即公元1753年、农历‘癸酉年’四月)立的,距今已260多年了,因风化较重,碑文中有许多字已不可识别,故碑文未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7be326b99254a978.jpg)
下图、北配殿遗址碑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757bd15afde6ab44.jpg)
下图、 藥王殿 全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9b0f08888bd408dd.jpg)
下图、药王殿内供奉的是“妙應真人孫思邈”坐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5579203f9ec03b3f.jpg)
下图、药王殿坐东朝西,这是殿内北墙上的介绍孙思邈生平事迹的二幅壁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0698788799f91f50.jpg)
下图、这是殿内南墙上的介绍孙思邈生平事迹壁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1e3815ccbe453497.jpg)
下图、这是药王殿前廊南端的《药王庙重修碣记》碑。碑额:重修廟記。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孟秋日所立。因碑表面损坏严重,故未录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dce1b11dbca5385c.jpg)
下图、《攒香聖会》碑,此碑立于药王殿前右侧,是大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孟夏吉日立的,碑文缺失,故未录碑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fa871864082362d7.jpg)
下图、药王殿南侧的月亮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306b0ac94dc118bb.jpg)
下图、穿过月亮门,是药王庙的南院,角落中有几通残碑,为保护残碑,“有关部门”养了2只大狗专门看守。所以无法看到碑文,不知道这些碑的来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5fd1249176f2fb9c.jpg)
下图、这是药王庙的第二进院落,主殿为“三皇殿”,另有南、北配殿各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1506b90aee8d3823.jpg)
下图、三皇殿 全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6314102848ac1a86.jpg)
下图、殿内居中供奉的是“太昊伏羲氏”坐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0fec5d3cf44e248f.jpg)
下图、殿内左侧供奉的是“焱帝神農氏”坐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a43905688349437b.jpg)
下图、三皇殿内北墙上的壁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3593d8cb9f216846.jpg)
下图、殿内右侧供奉的是“黃帝軒轅氏”坐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1f1bb7b887b5a5d3.jpg)
下图、三皇殿内南墙上的壁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c4629caf95159a17.jpg)
下图、第二进院落的南配殿,无殿名,但殿内供奉的都是财神,这是居中的财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63f33bd83e6e4742.jpg)
下图、 这是居左侧的财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6361b145f86773dd.jpg)
下图、 这是居右侧的财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35da504648b3f1f7.jpg)
第二进院落的北配殿,也无殿名。殿内供奉的是三位娘娘,即“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和“痘疹娘娘”。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娘娘殿”了。
因殿内有母女二人,敬献贡品,敬香、磕头,故未拍摄。
下图、娘娘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3297/afb42aa33af9dd83.jpg)
(娘娘殿的照片,是“网易博客”博友“山谷幽兰”拍摄的,特致感谢!)
关于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生于北周大统三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零一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葬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
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
由于幼年多病,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故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周宣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主要贡献
药王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贡献的“二十五个第一”:
1.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 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 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6. 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7. 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8. 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9.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0.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1.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2.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3.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4.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5.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6.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7.首用胎盘粉治病;
18.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动物肝富含维生素A
19.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 早一千年,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
20.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1.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2.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24.第一个发明导尿术。
(以上关于药王孙思邈的资料来自百度网页)
附录一
碑额:重修廟記 碑文照录如下:
藥 王 廟 重 修 碑 記
藥王廟位於今花鄉看丹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年
和民國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重修廟內奉祀藥王三皇開廟四百餘年
香火不斷凡善男信女多進香朝拜如逢廟會方圓百里視為節日其盛況享
譽京城西南藥王廟自成滄桑幾度又兼風雨侵蝕年久失修日漸衰圮為保
護文物古蹟庚辰年新春伊始北京市文物局豐臺區人民政府撥專款予以
修繕四方百姓聞之奔相走告社會各界知之慷慨解囊承北京市文物建築
保護設計所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聚能工巧匠遵傳統工藝沿襲舊制
精工細作又承花鄉人民政府北京華夏醫院等鼎力相助歷時一年修葺告
竣辛巳年春老樹又綠舊觀頓復古廟生輝當供信士瞻禮遊人抒懷祈國泰
民安山河一統特立此碑以誌永念
豐 臺 區 文 化 文 物 局
辛巳年卯月公元二零零一年五月立馬湘書丹
全文完
原题 (原创)北京丰台药王庙 2013-06-28 07:23 发表
2014.9.24 阅读248
2018.12.31 阅读(965)| 评论(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