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挖地菜,收获精神食粮

作者: 苏城之歌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23:17 被阅读1075次

    挖地菜对于我们这代人,那早已定格在儿时的记忆了,印象当中我们三五成群地在田间地头里地毯式地搜索,只为了挖到一定数量的地菜,回来之后能让妈妈煮个地菜鸡蛋汤。在身无长物的那个年代,一碗地菜鸡蛋汤那是相当美味的,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鼓励我们去挖地菜,说这是上天赐给穷人们的一剂良药,吃了可以预防脑膜炎,所以为了那碗地菜鸡蛋汤,更为了强身健体少生病,谁家的孩子,不曾挽起衣袖裤管,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枪菜刀,像个整装待发的士兵,冲向战场那般,去挖地菜呢?然而多少年来,我们身处城里,每天为了生计,忙碌奔波于钢筋水泥所铸造的城堡之中,早就淡忘了儿时挖地菜的那份开心快乐,更加不记得了那碗地菜鸡蛋汤曾经的鲜美味道。

    昨天元宵节,我们一家四口上午早早地就搭车回到了乡下老家,只为了晚上能和老人一起过个团圆的元宵节,吃完午饭后,看着外面艳阳高照,我带着老婆和一双儿女,到后门的田地里去散散步,突然一株株地菜映入了我的眼帘,勾起了无限的童年记忆,我赶紧跑回家,找老妈要篮子和枪菜刀,把老妈唬得一愣,多少年都没有挖地菜,没有篮子倒是可以随便找个大塑料袋,枪菜刀早就不知被丢到哪个角落去了,我心里还真有点失落,幸好找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长水果刀,心想这工具也不赖,就像儿时那样冲向了田间,一时兴起地挖起地菜,这时候耳畔传来老婆孩子的埋怨声:“”搞什么啊,一个人在那里挖什么了,把我们都撇在这里干嘛?” 我这才如梦方醒,连忙拉着老婆,儿子和女儿,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识别地菜,孩子们天性好奇,就喜欢新鲜事物,伴随着儿女的欢呼声,我们一家四口都开始挖起了地菜。

    带孩子们挖地菜,教会他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步入社会这么多年,并未从事过与教育相关的职业,但是耳闻目睹的都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新闻和社会现实,有感于我们下一代生在城市,从小享受着远高于我们当年的物质生活,浸染在高度发达和开放的信息潮流之中,这些孩子都成熟得比较早,智力开发得也比较快,但在我看来,只可叹他们从小都不曾真正意义上接触过大自然,很缺乏大自然的熏陶和放养。教育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想当年念大学时,有个北大教育学博士给我们上课,课余的师生互动时间里,不少同学都羡慕博士老师的学历,并夸他一定把自家孩子教育得很优秀,谁知老师戏剧性地叹了一口气,跟我们这些学生说,他虽然读了北大的教育学博士,还没有弄懂教育之道,说起他的孩子来也是一脸无奈。每每回想起课堂上的那一幕,让我至今都唏嘘不已,教育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当下的路是不是越走越偏了?人类来自大自然,终究也要回归大自然,而现在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意识中的大自然都只能停留于书本上,电视里,动画片中,由此你应该不难理解,为何总有那么多孩子。一受到小小挫折就要轻生,那是因为他们从小的生存环境就狭隘无比,缺失了在大自然里真正地放养所带来的磨砺和胸怀。今日借着带领儿女挖地菜之际,我将童年时在乡下天地间的点点滴滴,都逐一介绍给了这两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我女儿甚至联想到她在幼儿园学的儿歌《捉泥鳅》,她反复地追问我,爸爸什么时候能带她去捉泥鳅,让我感动于孩子们优异的可塑性,丫头,爸爸答应你,等到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的时候,你爸爸肯定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回乡下带着你们一起捉泥鳅!

    带孩子们挖地菜,教会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据我观察身边的亲戚朋友家里,孩子都是全家人的核心,大人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由此缔造了一大批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从小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很多家庭也是大人在包揽着,更别说外面的一些劳作了,回想当年,我刚进大学校门那天,同寝室有位四川的同学,全家人都来送他读大学,不仅爸妈,连姑妈,姨妈都一齐来了,一大家子人上下一顿忙活,他的被子立马就铺好了,蚊帐挂好了,衣柜整理好了,可叹我只身前往大学报到,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一双手,幸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点生活自理能力我完全还是有的。然而像我这样自恃生活自理能力尚可的穷人家孩子,却在进入台资公司之后,还是被台湾的主管天天念着紧箍咒,念我们大陆人缺乏生活教育,原本我还不服气,当看过台湾主管的办公桌抽屉,宿舍里面的床铺衣柜之后,我心服口服,自叹不如了。怪不得进入台资公司第一天,老板就教育我们,管理其实就是生活态度的一种反应,老板还举例说,如果一个人在家里被子不叠,衣橱不整,那谁会期待他,能管理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手下的员工,在台资公司被言传身教,生活管理了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不少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定时剪指甲,定期理发成小平头,但是生活上的一些收拾整理,应该是幼年时期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根深蒂固得无法彻底扭转。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感触很深,至今在家里,我都会要求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扫地,倒倒垃圾,收拾房间,整理书桌等等,今天带着孩子们一起挖地菜,我有嘱咐他们,最后谁挖得多,谁就可以优先喝到在城里买不到的地菜鸡蛋汤了,你看我家的小丫头挖得越来越熟练,她很快就把袋子装满了,看着她专注地挖着地菜,每当找到一株大而肥的地菜时,发出的声声赞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你们要理解爸妈,每天都赶你们做事,那是因为生活教育就得趁着你们还年幼,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谁都得靠自己勤奋努力,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世界,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带孩子们挖地菜,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减轻内心的焦虑

    当下我们这个社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街头巷尾,呼声四起,仿佛每个孩子都得奔向北大清华才对,从小学教育开始,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就把指导孩子学习的压力传递到家长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望子成龙,谁不盼女成凤,可是现实社会里,作为父母的我们,难道不扪心自问一下,历经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梯次的教育,我们当中又有多少读了北大清华,能有几个出人头地?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里面,就描述了这么一对父子,作为父亲的将自身人生的缺憾和未实现的抱负,固执地想强加给儿子,而作为儿子,从小就开始有独立的认知,希望尽早挣脱父亲的控制,去走属于自己的路,父与子如果协调不好,终究会成为一对恩怨交织的仇人。从《父与子》这篇名著不难看出,其实在孩子的成长经历里,最为焦虑的人是父母。纵观我身边的众多亲戚朋友,每当和我聊起孩子的教育话题时,语调都会马上高出八度,口口声声就是为了孩子好,所以要打孩子,骂孩子,强制孩子,最后孩子仍会在和父母的不断抗争和消耗之中,变得抑郁寡欢,在本应阳光的年纪,过早地背负着种种心理压力和顾虑,始终不得舒展自如。今天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挖地菜,我是一边和孩子们互动,一边更是在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减轻内心的焦虑。我经常会深深悔悟,为什么我那位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可以教育出比他要强的儿子来,更有甚者,因为有我这样儿子,让他引以为荣,那为什么现在轮到我做父亲,在我眼里,儿子总是处处都不对,时时难达标?准确地说,应该是我在焦虑了。此时此刻我已打定主意,以后周末要经常带孩子们到乡下来,到大自然里和孩子们多做亲子交流,我的儿女都应该会很优秀,只要我这个做爸爸的从今以后,卸下内心那些无谓的焦虑。

    由衷地感恩自己生在农村,长于乡下,犹如一株扎根在泥土里面的地菜,可能这辈子永远无法与梅菊比肩,但历经多少风吹雨打,始终傲立于田间地头,尽管外界环境变幻莫测,也会偶尔令我迷失方向,但终归靠着顽强的生命和定力,总能及时柳暗花明,迷途知返。小小一株不起眼的地菜,定当大放异彩,煮成一碗城里买不到的地菜鸡蛋汤,滋养着我们干涸已久的心灵荒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孩子挖地菜,收获精神食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o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