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临白蕉行草书《兰题杂存》的体会(组图)
2014-11-21 05:34 大江网-江西日报
王德敏
白蕉(1907~1969),上海人,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和徐悲鸿、邓散木被称为“艺坛三杰”。沙孟海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白蕉书法水平高,主要在魏晋唐宋间用功,尤其致力于晋人。他学书过程大致为“楷书—行书—行草—草书”。早期多为楷书和字字独立的行书,越往后,草书的成分越大,晚年方有纯粹的草书作品。而且,他的书法“暮年方妙”,到了1961年后,才达于巅峰。
历代许多书家都以“二王”书法为范本,而真正能从“二王”中学到真功夫的人却很少,白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学古人而不泥古,“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深厚的文化素养使他的书法艺术具有永久的魄力。他的行草书《兰题杂存》(见上图)笔势流动而圆通,突出“密者密之”的美学思想,密不透风处甚至数画集为一画、融为一体。密处更密,自然疏处更疏,于是轻重、节奏都产生了变化,收到了率意的效果。作为打通整个帖学史的书家,白蕉学魏、晋、唐、宋名帖,却又体现了极高的“自由度”。他的书法无论是结字、用笔还是用墨,都表现出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他的字虽然“势圆”,却并非一味缠绕,而是时出方折之笔,故流动中有凝重、跌宕、顿挫之丰富变化。笔者临习此书未曾以一笔一画照葫芦画瓢,只是凭着以白蕉书法的感觉而意临,在用笔上增强节奏感,在体势上加以行笔流畅,给人以清新流动之美。
临帖开始求形似,达到一定境界后当追求神似,在像与不像之间,这也是我临习白蕉行草书《兰题杂存》的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