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

作者: Slahser2c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21:17 被阅读0次

    前段日子看到知乎上很喜欢的一个答者蔓玫姐姐推荐了白先勇先生的作品,闲下来的时候决定先从短篇小说开始看。

    毕竟碎片时间不少,又怕自己没了耐性,长篇的看不下去,于是便先选了这本「台北人」。


    永远的尹雪艳

    "尹雪艳总也不老。"  , 尹雪艳是个有着谜一样的身世和吸引力的女人,整篇文章中介绍尹雪艳来历的也只有只言片语:

苏州腔的上海话

    尹雪艳风情万种,装扮迷人,气度熨帖从容:

见过尹雪艳的人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何道理,无论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别人伸个腰、蹙一下眉,难看,但是尹雪艳做起来,却又别有一番妩媚了

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

    全文对尹雪艳的心理描写不见一字,群像描述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精致,像是摆在空旷展馆里的琉璃,但总是感觉缺了点灵魂和生气。

    文中平静严肃的话,从叙事者的口吻看来,显得讽刺意味十足。尤其是描述在台湾开公馆时的场景时的词句,严肃的有几丝荒诞味道。

当牌局进展激烈的当儿,尹雪艳便换上轻装,周旋在几个牌桌之间,踏着她那风一般的步子,轻盈盈地来回巡视着,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替那些作战的人们祈祷和祭祀。

...

这个时候,尹雪艳的话就如同神谕一般令人敬畏。在麻将桌上,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受控制,客人们都讨尹雪艳的口采来恢复信心及加强斗志。尹雪艳站在一旁,叼着金嘴子的三个九,徐徐地喷着烟圈,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地互相厮杀,互相宰割。

    文章最后一句话,仿佛尹雪艳真的成了一个幽灵(或者是死神),嘲讽人性的愚昧。虽然我也不太清楚“吃红”这种说法是不是上海方言,但是读到最后,仿佛能感受到吸食人血的恐怖。

尹雪艳站到吴经理身边,轻轻地按着吴经理的肩膀,笑吟吟地说道:“干爹,快打起精神多和两盘。回头赢了余经理及周董事长他们的钱,我来吃你的红!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相关文章

  • 《永远的尹雪艳》:不老的社交名媛

    读了一本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感慨有点多。 书名虽然叫“台北人”,但书中的人物其实都不是台北人,而是在特殊的时间...

  • 三万字彻底读懂《台北人》

    《台北人》小札 一、《台北人》题解 1.释义 台北人:居住在台湾的大陆人,也就是台湾内部所谓的「外省人」。他们「身...

  • 现在的你 还好吗

    读白先勇先生《台北人》 顾名思义,白先勇先生这本书写的是人,台北人。没有一个生在台北的台北人。白先生写了很少的情景...

  • 台北人  白先勇

    虽说书名是《台北人》,但说的却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他们是随着国军流浪台北的台北人,故乡回不去,灵魂在飘荡。他...

  • 台北人

    文|想养猫的鱼 《台北人》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写的短篇小说集。书名曰“台北人”,里面的人物却...

  • 白先勇与《台北人》:温一壶酒,敬岁月,敬过往

    分享一本好书,讲书中的故事,说说写故事的人——白先勇先生和他的《台北人》。 如果对《台北人》感觉陌生的话,那么《金...

  • 《台北人》,不台北

    想起白先勇,首先想到的是白崇禧之子、细说红楼梦,其次是《台北人》《孽子》和昆曲。作为短篇小说集,《台北人》...

  • 《台北人》:忆往昔,空惆怅

    《台北人》,不是台北土著,是白先勇先生写的“新台北人”。他们因为当年的撤离,匆匆忙来到台湾,而他们在故乡,南京、上...

  • 台北人。

    “风味微,风微微。孤单闷闷在池边。” 是的。是台北人。 和很多人一样,我被白先勇先生所写的台北人中的《孤恋花》...

  • 今天加好几句

    好几句 最近听了《晓松奇谈》,里面提到白先勇写的《台北人》,说看了让人能感受到当时台北人那种压抑的心情和生活。马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台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tu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