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
《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作者: 我心飞扬3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1:19 被阅读0次

 

《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曾经很想写的一个文章题目,叫作《八方庄稼地》,但这要见识甚广,所以一直没有写成。

    自然也是见过一些的。

    年轻时在崇明岛上务农,年年种植水稻。那片由长江挟带泥沙淤积而成的土地无比平坦,水稻盛长的时节,生气勃勃的青苗摇曳着欢喜四处铺展,直到目光所不能及。到了成熟的日子,禾叶转为黛色,渐而憔悴,稻穂却在饱胀的同时转为明亮的金黄。日落时分遥望四野,天地间光华灿烂。

    后来在东北见到玉米地,是另一番景色。东北多是坡势平缓、连绵不绝的丘陵,其范围之广阔不能用南方所谓“山”的观感去描述。而少见河流的分割,村庄也稀少。夏日,天空明澈,道路宽广,驾车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一再加速,平地与缓岗相连之处长满齐人高的玉米,一色的葱绿以宏大的幅度回旋起伏,永无尽头,像是演奏着一曲旋律单纯而气势磅礴的乐章。

    在甘南的藏区见过种植于山地的青稞,田块总是很小,却绿得浓郁而热烈。路上见藏人骑马的行列,见一小妇人外着色泽乌暗的半袒皮袍,内衬鲜丽红衣,一手托小儿吮乳,一手执鞭,其娇艳不可方物。

    在青岛附近的乡村见过刚刚成熟的苹果林,初日高照,林间有薄雾在晨光下,如缥缈的轻纱,丰硕的果实蒙着水汽,闪耀着如红宝石一般的光泽。此时抬头看太阳,明白天虽无言,却因万物生长而欣喜。

    艰辛的农作生活有一种寄托于土地的朴素与诚恳,令人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性,感受到肉躯与精神的一致。我曾经给1978级中文系学生办的一份刊物起名曰“力穑”,语出《尚书·盘庚》“若农人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系主任朱东润先生时年八十有余,为篆书刊名。这说不上激励他人,在我自己,是虽已远离乡村,却仍然希望保留那一份亲近土地的心情,保留朴素而诚恳的生活方式。

    (《钟文》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所办不公开发行的刊物)

相关文章

  • 《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曾经很想写的一个文章题目,叫作《八方庄稼地》,但这要见识甚广,所以一直没有写成。 自然也是见过一些的。...

  • 复旦学人

    上汪涌豪老师的< 中国文学传统>,提到骆玉明老师。骆老师性嗜饮酒,逢酒必醉。汪老师在复旦中文系的第一节课就是骆老师...

  • 2020-07-15读《诗里特别有禅》的随感

    我今年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遇到了我真正喜欢的学者和他们的著作——复旦大学骆玉明还有与他相识的教授张宗原。我读了骆...

  • 《鸡毛飞上天》:骆父处心积虑求得玉珠谅解,是对玉珠最狠的算计

    《鸡毛飞上天》中,骆玉珠前半生的凄苦命运主要是拜骆父所赐: 骆玉珠十岁上便死了娘,骆父成了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依靠,可...

  • 读《欲采蘋花不自由》

    此书是所谓“骆氏三书”其中之一。骆玉明先生的作品,我只读过他和章培恒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 长篇小说连载:欲望的囚徒(8.闻嗅两朵“野花”)

    文/骆毅 回到家已接近五点钟,高玉急急忙忙去了洗手间,谢童换了凉拖,然后去阳台准备关上窗户,待他走近阳台的时候竟然...

  • 奶奶钟文玉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虎。1986年10月去世,享年87岁。我是1962年出生,...

  • 奶奶钟文玉二

    十、民国三十一年年成 听二姐说,民国三十一年左右,大旱三年,地里颗粒无收,再加上老日打到了河南,兵荒马乱。就发生了...

  • 寸铁千元征文|借钱

    文|千始 参赛编号:986 明玉那天晕乎乎的。阳光很好,她在大街上走着。小镇只有一条街,从东到西。 “明玉!明玉!...

  • 诗|一只青蛙在我的肚皮上观玉

    一只青蛙在我的肚皮上观玉文/骆文通一只青蛙在我的肚皮上,观玉但它观不出玉中的阁楼。它只是在赞美,折断的河,或者抱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uj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