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钟文玉一

作者: 瘦竹斋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6:46 被阅读10次
奶奶钟文玉一 奶奶钟文玉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虎。1986年10月去世,享年87岁。我是1962年出生,也属虎,可能是属相相合吧,奶奶很亲我,我也很依偎奶奶。

奶奶高高的个子,一双有神而秀气的大眼睛,皮肤白皙。一年四季都穿着深蓝色的带大襟褂子,黑色的裤子,裤腿用黑色的带子扎着。为人诚实,心地善良,聪慧知礼,勤劳俭朴,热爱生活。

奶奶1986年去世后,我很悲痛,后来心里想着写些怀念奶奶的文字。可是,直到如今时光已经过去32年了,整天忙忙碌碌的,为生计奔波,我竟不知道什么原因,怀念的文字却没有写出。这可真是愧对奶奶了。那么现在,我回忆起来和奶奶相处时的种种往事,诉诸笔端,作为一束洁白的小花,敬献给我敬爱的奶奶,以为缅怀。

一、回娘家

小时候,奶奶给我说过,她的娘家是岗湾儿的,姓钟,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中字,权且就是大钟的钟吧。奶奶说,有一年我的娘去世了,因为刚生了您姑,还没有满月,按农村风俗不兴回家,我只好回去在庄儿后门儿的树林里大哭了一场又回家啦。后来,奶奶的娘家有一个表伯,表娘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我记事时,表娘的大女儿已经出嫁,我没有见过,二女儿和我一般大,后来嫁本村了。一个表姑嫁后曹了,没有孩们,丈夫去世后又回娘家住着,大大的眼睛有点像奶奶的眼睛。六七岁时,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呢,奶奶过年时初二回娘家领着我,表娘包饺子,饺子皮儿很厚,萝卜馅里有芫荽,吃饺子时下有包谷糁。那时候小,对芫荽的怪味很敏感,不想吃。见顿吃那一点儿。过了两天,奶奶说,不住了回去的呀。表娘表姑还竭力亲热地挽留,奶奶执意要走。走到路上给我说,可是不能住了,再住几天山还瘦的,就这都够瘦了,见顿那芫荽饺子,明看你不想儿吃。

余爱莲曰,这事儿离现在有五十年了,五十年的时光弹指可过去了,小时候的一些往事终身难忘,回忆起来是那么亲切。现在还能想起来奶奶说见顿那芫荽饺子,明看你不想儿吃时的语气和神情,那种疼爱怜惜的语气,在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听来,也能感受得到。我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表伯去世后,表娘跟了大女儿,房子也扒了。表姑又回后曹她侄子家住了。奶奶去世时,表姑还去了,容貌一点儿也没有变,还和我小时候见到的一样,也不显老。

二、跟奶奶睡

六七岁时我睡奶奶脚头,有一年冬天,奶奶说,晚上睡那儿,脚头睡一个人被窝暖乎乎的,两脚蹬在山的屁股上一会儿可暖热了。有一天早晨醒来,发现奶奶跟我睡一起,心里很奇怪。奶奶说,夜里睡着睡着你发啥癔症的,我怕你害怕,睡过来陪着你。我说我咋不知道夜里还发癔症啦。过了两年上学了,就在奶奶住的西梢间靠东墙用土坯垒了一个小床,我就睡在小床上。1977年9月考上高中,奶奶把她的一双被子给我,让拿学校盖。从此离开了奶奶,只有星期天回家了,才能见到奶奶。

余爱莲曰,奶奶很爱干净,爱打扮,住的屋里收拾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也穿的很洁净,头发梳的油光发亮。

三、在门后给姑洗头

忘了啥时间,奶奶给我说过,旧社会穷啊,孩子多了养活不起,于是就重男轻女。奶奶生了姑后,还不满月的就在门后洗头,让受风得病夭折的。奶奶说,那时候穷啊,没有办法。男孩子长大了能干活种地,女孩子长大了嫁人就成了外姓人了,多一个人就多吃饭。

余爱莲曰,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可能是普遍的现象。如今人们的观念都有所改变,认识到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好。我听了奶奶的话,觉得人生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也不能怪奶奶心狠。当时兵荒马乱的,人们朝不保夕,连饭都吃不饱。生存环境异常残酷,人也变得冷漠了。

四、学吸烟

我小时候学会吸烟,是跟着奶奶学的,时间大约在上小学四五年级时。

打我记事时起,就知道奶奶会吸烟。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香烟很主贵,人们轻易舍不得卖香烟吸,都是用烟袋吸,买一个铜烟袋锅,按上打通的竹杆,再按上石质的烟嘴,配上一个绣花的烟布袋,烟布袋里装上揉碎的烟末,一盒火柴,吸烟的用具就齐全了。

闲暇之时,奶奶装上一锅烟,用火柴点了,深深地吸一口,咽到肺里,再慢慢的喷出来,很过瘾很满足的神情。奶奶在吸烟时,我要是在跟前,奶奶会说,山来也吸一袋。于是把烟袋递给我。那时候小啊,也不知道吸烟是咋回事,感觉好奇,怪新鲜。叫吸烟就吸吧,噙了烟袋嘴学着奶奶吸烟的样子吸起来,吸几口就把烟袋递给奶奶不吸了。有一次又吸烟的,也不知道吸的多了,或者是空腹空心头,吸着吸着头晕恶心难受,一会儿竟吐饭了。当时奶奶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原来吸烟还能吸醉头晕吐饭的。

后来因为好奇,自己就弄些烟叶揉碎,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也没有烟袋,就学着大人用纸条卷炮筒烟吸。那时候庄上薛海秀家的大娃,不知道咋着学会了做一个简易卷烟机,能卷出两头一般粗细的卷烟,就和卷烟厂卷出来的香烟一样,只是上面没有印上烟牌名。感到很新奇,向人家学会了,回到家里找了薄木板,做出来了一个木盒子,又用粗铁丝做了两个轴按上,外面再装上两个轮子,一个简易卷烟机就做好了。卷烟时把裁好的纸条一边涂上浆糊,放在轮子上,纸条上撒上准备好的烟丝,用手转动轮子就卷好了,一根可以截两只香烟。吸着自己卷的纸烟很为自己的发明创造自豪,也很有成就感。

后来上了高中,离开了奶奶,可是吸烟却学会了,用一个塑料袋装点烟丝,卷炮筒烟吸。有时候从每星期家里给的五毛一块的零花钱里拿出两毛钱,买一盒当时流行的白河桥烟。吃午饭时,校园里没有自来水管,刷碗要到学校西边约一里地的小水沟里刷碗。在学校食堂买一碗芝麻叶包谷糁面条,走着喝着,也不吃馍。走到地西头的小水沟时,饭也喝完了,刷了碗回学校时,一个人到麦地头,看看四周没有啥人了,尤其没有老师,就掏出一支烟,用火柴点了吸。一次也舍不得吸完,吸半截用唾沫湿灭,小心翼翼的装在烟盒里下次再吸。

到高中二年级可能是为了高考学习紧张起来了,一心扑在学习上,竭尽全力地拼命苦读,没有心思吸烟了,后来就不吸了。从此之后上师范时没有吸烟,参加了工作也不吸烟了。有时候有人让烟了,就说我不会吸烟,让的实在了,接了烟不点不吸。个别时候让烟的人非要给点着,吸一口感觉烟味难闻,呛得慌,趁让烟的人不注意悄悄的把烟扔了。会吸烟的人闻着烟味是香的;不吸烟的人闻着别人喷出来的烟是苦涩的,烟味难闻,呛的很,感觉难受。

一个家庭中两口俩儿往往在性格、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人生三观上形成互补。具体也不知道妻子小琴在九十年代的什么时候学会了吸烟。一开始可能是喝着凉气了肚子疼,吸一支烟顺顺气,再加上受她妹子小红和周围吸烟女人的影响熏陶,学着吸烟了,小琴吸烟还不是真正有烟瘾的吸烟者,把烟吸到肺里再喷出来起上作用,而是吸到嘴里直接喷出来。这简直是浪费糟蹋香烟的,我为这些伪烟民糟蹋香烟一哂。一个家族中什么样的家风都有人继承,我学会了伯走路拖拉拖拉的走态,五弟学会了伯来赌的嗜好,妈心细心小的特点遗传给了小六,小琴学会了奶奶吸烟的爱好。呵呵。

余爱莲曰,那时少不更事,懵懵懂懂地只是对吸烟很好奇,绝对不像常年吸烟的大人一样有什么烟瘾。只是吸着玩的,出于好奇罢了。

吸烟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和嗜好,有烟民宣称戒不了烟。我对此颇不以为然。不要说香烟了,毒品就戒了。解放初吸大烟的人有多少,毛主席一声令下不是都强制戒了,何况纸烟。我多次给吸烟的人现身说法我自己四五年级时,就开始吸烟的吸烟史以及不吸烟的经历,并推荐三无戒烟法,一是身上不带烟,二是家里不放烟,与吸烟隔绝,远离吸香烟;三是别人让烟了不接烟,接烟了不点烟不吸烟。戒烟就要一下子彻底戒除,坚决的一支都不吸。有烟民犹犹豫豫地说,我要戒烟了,一天先减量少吸点,慢慢戒掉。这样永远也戒不了烟。

有研究表明香烟里的尼古丁和焦油对人体有害,吸烟时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微微的兴奋,表明上疑似能让人情绪亢奋,缓解疲劳。常年吸烟的的人患各种疾病和肺癌的比率是很高的。什么时候戒烟对人都有好处。即便已经得了肺癌的人,戒烟后还是很有好处的。为了你的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我们要远离香烟,养成一种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少年时就吸烟,后来戒了烟的过来人的忠告。吴宓在他的日记里说,若不能自脱恶习惯之束缚,则日趋下流,生涯不堪设想矣。然既有恶习惯者,必当即速悔改。法谚有曰: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counts,即谓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故过而能改,不足为过,是在人之努力坚志、痛心疾首以歼除恶魔而已。又说,从今日起,余当立起一番新志愿,事事改去旧观,必期事均有合于道德,乃可算一人。余向来大病为思想多而实行少,故今当屏去一切无谓之思想,研究实学,练习纯德。特书于此,以质之明神上帝,常兹鉴临,以勖余眚。勉哉小子,其兢兢哉(余敬慎书此数语,余当常视此。余他年果能有一朝之成就,其毋忘此日哉) ​​​​

我们当学先贤勤谨修德,悔过思改。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虽然是小节,危害却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奶奶生气了

我记得灶火还在三间草房的东间时,一天中午宰了一只鸡,掺查豆炒炒,大家盛了吃,及到奶奶盛时,只剩了一些鸡头、鸡翅等肉少的鸡块了,还有一些查豆。本来一只鸡也没有多少肉,一大家子分了,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奶奶一看,就剩下了这些,生气了,也不吃饭了,坐在堂屋门口西边一个凳子上,头趴在膝盖上。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奶奶站起来走了,到庄留冉姐家吃了午饭,又找了一个小锅,在自己住的西梢间盘了一个锅台,又挖了面,自己立火另做饭吃。

奶奶很热爱生活,做饭时自己蒸馍,还生办法弄些青菜炒炒吃。做面疙瘩了就放些白菜心,吃了去火。有时候奶奶的水缸里没有水了,我挑水时就给奶奶挑一挑水。有时正好奶奶做好了饭,就盛一碗让我吃,不吃了还很不高兴,非看着让我吃了才作罢。

余爱莲曰,奶奶的个性是很强的,再加上又争强好胜。旧社会的婆媳关系中,往往婆婆是强势的一方。就因为一些家务琐事,几十年下来,奶奶和母亲就不合。其实,她们合不着,家庭矛盾倒是次要的,更多的因素是两个人个性上的差异造成的。奶奶势强好胜,母亲心细心小,这样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处理方式也就不同,势必出现不一致的时候,造成一些矛盾。有时候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我也能够感觉到他们婆媳关系的不和谐和生活中不愉快的纠结,往往处于无处选择的两难处境。既同情奶奶,有敬爱母亲。

六、绕坑三乍

小时候农闲时节,在农村的晚上,文化娱乐的活动极少,很单调。吃了晚饭,有时就到牛屋听牛把儿们拍瞎话儿。有一天晚饭是绿豆汤,平常不多喝,猛一喝很新鲜,吃了晚饭嘴一抹拉,去庄里头姜家前面的牛屋听瞎话儿去了。

奶奶忙完家务,到十来点要睡觉的时候,咋找不着山哩?就心想上哪儿去了,到现在还不回来?奶奶先在门儿上找找,没有找到心里更加着急了,不会黑了还跳庙坑洗澡淹着了。奶奶急忙忙地快步到村子东南的庙坑喊,山呐,赶紧回家睡觉的呀,喊着绕着庙坑找。就这样绕着庙坑喊了三圈,还是没有找到。心想,会不会到庄留玩去了,就往庄留去找。

那晚的月光很好,如水的月光照得四周亮堂堂的。

听瞎话儿到二更鼓里,心想得回家了,刚才讲了鬼故事,心里还很害怕,犹豫着和谁一路儿,咋回家的。出来牛屋,月光迎面扑来,才走了五六丈,迎面走过来一个个子高高的人,老远就听见急切地问,是山不是呀,我说是的呀。原来是奶奶找来啦,奶奶一听是我的声音,急切切惊喜地说,是山呀,你咋在这儿的,到睡觉时候了不回家?叫我绕着庙坑喊着你的名字找了三圈!说毕,奶奶赶紧拉着我的手,唯恐再跑了,我跟着奶奶回家了。

余爱莲曰,虽然当时我还很小,但是听了奶奶的述说,心里也知道感动了。那一种关爱着急,体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

七、长毛兔

奶奶去了姑家住了一段时间,回来时在姑家抱回来两只安哥拉长毛兔,一公一母,长毛兔浑身雪白的长毛,尖尖的耳朵,血红的眼睛,看上去可爱极了。从此奶奶就闲不住了,每天到地里剜草,拿回来喂长毛兔。奶奶到地里剜草回来时,我见了,就帮奶奶把草筐提回家。

长毛兔长的很快,三个月后就开始繁殖了,一窝下六七只小长毛兔。长毛兔数量一多,奶奶在西梢间垒了笼子,养在笼里。毛一长就用剪子剪剪。剪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把兔毛长短分开,供销社收购时是按等级收购的,不同等级价格不一样,为了不把长毛混在短毛中压级降价,剪时就小心地分开。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剪一次兔毛,积攒三四个月了,奶奶听姑说,桐河街那里收购的价钱高。奶奶就让伯拿到桐河街供销社去卖,去卖兔毛的头一天晚上,奶奶把屋里的空地扫干净,撒上水,在地上铺一个布单子,然后把兔毛薄薄地摊在单子上,阴一夜潮气都阴到兔毛上了,第二天早上用塑料袋装了,外面再裹一层布单子,这样不让风刮,能增加重量。这是奶奶在姑家跟有经验的喂长毛兔的人学的方法。一次能卖十块八块,奶奶就把钱攒起来,后来攒了七十多元。在七十年代末,这可是一笔相当于一头猪价的巨款。

有一年夏天,奶奶去社旗哄杨芳,奶奶走后,我喂长毛兔,有一天忽然发现一个笼子里有一只长毛兔卧那儿不动,用棍子捣捣还不动,开了笼门,发现早已死了,我提出来放在院子里,心疼的直哭。

长毛兔数量多了,公兔也多。奶奶就用手攥了公长毛兔的两只耳朵,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在耳朵根儿用力敲几下,长毛兔就死了,皮一剥煮熟了吃。兔肉煮好了,奶奶就喊着我到她屋里,拿出来兔肉看着我吃。

余爱莲曰,奶奶很勤劳,做事竭尽全力,争刚要强的。奶奶喂长毛兔算是“发家致富”了。我受奶奶的影响,也学的做事时竭尽全力,不怕下力气。

八、拾到五元钱

上二年级的时候吧,一天吃了早饭去草庙王学校上学,正走在公路上,后面突突突摇摇晃晃地开过来了一辆四轮拖拉机的车头。忽然,我发现地上掉了一个钱包,弯腰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五元钱。中午放学回到家里,给奶奶说,我上学的时候在路上捡了五元钱。奶奶说,你拿出来叫我看看。于是我把钱包拿出来,奶奶看了说,吃了饭,上学时我和你一路儿去学校,把钱包交给老师。不是自己的钱,多少也不能要。

吃了午饭,奶奶领着我到草庙王学校。才走到学校南门一排的教师办公室,校长赵玉峰正在办公室门口侍弄喂的土元呢,奶奶找到校长,把情况说了,让我把钱包交给校长。校长说,这个小学生拾金不昧,应该受到表扬。

余爱莲曰,这件事之后,我知道了拾到东西要上交,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用别人的东西之前要说一下,那是借的。不说拿别人的东西,那就是偷的。2012年4月,因为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参加卧龙区文明办组织的道德讲堂,认识了南阳最美打工妹刘传红,她是金正珠宝的员工,在去郑州珠宝城进货时,在珠宝城卫生间捡到了两公斤黄金,交给了失主。我能够理解到她拾金不昧的高风亮节。

九、伯要把我扔庙坑里

七八岁时吧,是个夏天的傍晚,都端着碗吃晚饭呢,不知道因为啥了,伯恼了,瞪眼咧嘴地拉着我说,扔到庙坑淹死你。我哭着撑着,跟头流水的落着不走,见路边有一颗小树,伸手紧紧的抓着了不放。这时,奶奶端了碗正在庙坑西岸的空地上吃晚饭呢,听见了哭声,快步走了过来,大声对伯说,孩们不听话不是不叫管,哪儿不对了你好好说。你小时候我是咋管你的。伯气哼哼的不吭声,不过这时候也不再拉我要往庙坑扔了。奶奶拉了我回到院里,盛了饭让我吃。

余爱莲曰,这个事儿过去五十年了,奶奶下世已经32年,伯也下世16年了。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伯发火,要把我扔庙坑。伯在别处受了气,把火发在我身上。出门就是一个水坑不扔,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拉着往庙坑去扔。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我现在深深地领悟到,伯发火拉着我往庙坑扔也好,奶奶护着我训斥伯也好,阳光雨露皆是爱犊之情。伯平时沉默寡言话不多,外人都认为伯脾气好,其实脾气是很别的,倔强的很。有啥事了憋在心里忍着,受了委屈也不说,一旦爆发就惊天动地。在这一点上,我有点儿像伯,有事儿总是自己担着,有气了憋在心里不说,忍呐忍呐,憋不住了就爆发了。

相关文章

  • 奶奶钟文玉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虎。1986年10月去世,享年87岁。我是1962年出生,...

  • 奶奶钟文玉二

    十、民国三十一年年成 听二姐说,民国三十一年左右,大旱三年,地里颗粒无收,再加上老日打到了河南,兵荒马乱。就发生了...

  • 怀念奶奶

    怀念 奶奶 奶奶钟文玉 2018年4月16日 叙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鼠。1...

  • 亲人们定稿1

    亲人们卷一(定稿) 奶奶(2018年4月16日) 叙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虎...

  • 怀念奶奶

    亲人们卷一(定稿)奶奶(2018年4月16日) 叙言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0年生,属虎。...

  • 《钟文》卷首语(骆玉明)

    曾经很想写的一个文章题目,叫作《八方庄稼地》,但这要见识甚广,所以一直没有写成。 自然也是见过一些的。...

  • 鬼怪疑云 奶奶

    (一) 一阵轻快的英文铃声响起来。 “文玉,奶奶去世了,你有空回来参加丧礼?” “什么?奶奶去世了?” 文...

  • 我和奶奶都属虎

    奶奶钟文玉,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岗湾人氏,1903年生,属虎。1986年10月去世,享年87岁。我是1962年出生,...

  • 苍狼西江月·雪梅

    附原玉:西江月·梅颂(柳永体) 文/钟向严 ...

  • 电影《我能说》

    玉凤奶奶是一个爱管闲事 爱举报投诉一些小事的 “鬼怪奶奶” 这天玉凤奶奶和她的好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奶奶钟文玉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x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