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得有及时满足的心态,不被压力裹挟,才能保持初心。
我说:要有及时满足的心态,我就写不出现在的内容了。
满足感让你富足,焦虑感才会让你进步。
没有恐惧和焦虑的人,难成大事。
恐惧和焦虑,是成就伟大的必需品。
我们常说缓解焦虑、治愈焦虑。
但是,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症状。
就和感冒了,会发烧一样。发烧不是病,发烧是症状。
你真正应该治愈的是病毒感染,而不是发烧。
病毒感染治好了,就自然不发烧了。
我们只去治愈症状,反而会让我们忽视病因。
所以,除非是抑郁症等器质性疾病,适当的恐惧,适当的焦虑,是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没做事你不恐惧?做了事你不狂喜?痛苦后不反思?
那你此生,可能大抵也就如此了。
选择一个项目的出发点,主要看这个生意是不是有挑战性,以及它能不能给很多人提供价值和便利,而不是用赚钱来衡量。
主动迎接痛苦,主动选择恐惧和焦虑,只有痛苦,才能让你成长。
诚如梁宁所言:“痛苦是一种比快乐还重要的天分,巨大的痛苦会驱动一个人去做出巨大的成就。”
当你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你超越了,也许你就此平庸了。
对于拥有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与廉价的。
因为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痛苦。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痛苦、焦虑、恐惧,不是来自于渴望“得到”,而是渴望“加速得到”。
这种错觉,让他们穿上了停不下来的“红舞鞋”,一直到最后,累死在舞台上。
很多人都懂得选择大于努力,但是,什么是选择?
选择,就是选择未来的美好,而不是眼前的最好。
快乐,是奖赏,痛苦,才是成长。
没有恐惧和焦虑的人,难成大事。
我想聊一聊情感距离。
情感距离,是指我们对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感知能力。
情感距离近的话,我们能贴近另一个人的真实情绪,并且根据对方的情绪,做出得体的反应;
而若情感距离太远,就会容易产生错位,导致有时对方明明显露悲伤,我们却不小心回馈以讥笑和嘲笑。
情感距离远,其实也是大部分人的心理常态。
只有彼此靠近,我们才更能触碰到对方真实的灵魂,不容易误伤到对方。
生活中太多太多类似的场景,当一个孩子尝试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时候,非但不被接纳,反而还会遭到大人的嘲笑或训斥。
慢慢的,他会形成一种感觉:暴露情感是危险的,是羞耻,甚至是好笑的。
于是会去弱化和压抑自己的感受,选择自我封闭,与别人拉开很远的距离。
因此也会觉得别人的感受不过如此,难以去共情他人当下的情感起伏。
表现出来就是,在无意识的驱使下,他往往只能关注到别人表面的滑稽,而无法感受到滑稽背后的痛苦,并且有时候会忍不住进行讥笑和嘲笑。
善良的反应、共情的能力是用爱浇灌出来的。
有些人心理距离近,是因为小时候他们的感受也曾被很好地呵护过,所以长大后可以很好地共情到别人。
而另外一些人,也许没那么幸运,他们的感受从来不曾得到过正面的回馈。
若要缓解这种远的距离,不是逼着自己去共情,而是回过头来,先学着去觉察和拥抱自己的情绪。
成年人的焦虑 是情感的焦虑 是孤独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