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初期提过的五讲四美,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已很少有人提起。但四美中的第一美——心灵美,这三个字至今我每每读起来都有一种沁人肺腑的感觉。有时想,人在世上一切的幸福最终岂不都是要化作肺腑心肠的畅快和通达才能成为所谓的“幸福感”吗?人们忙来忙去,最后还是要归回心灵的美,才能真正得到幸福之感。
灵的美,遍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切奇思妙想,可用“灵感”来概括;身形敏捷用“灵活”来形容;少女初成,用“水灵灵”;眼睛好看,叫“有灵气”。灵,本身就是一种美。
心的美,需要另加修饰,而且用词有很多。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是美的,常用词汇有:和善,睿智,包容,体谅,饶恕,愱恶如仇,无私,爱人如己等。
唯论者说,本我永恒,自我不息。其中的本我就是灵,灵直觉自己是永恒的。其中的自我就是心,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心自觉自己是永活不息的。所以,人的心灵之美,首先是永恒和永活之美。
万物生于自由,如心生出各念而可以思维之自由一般。万物之自由因故破缺,万物外入混沌,内入理性,开始了内外不同之矛盾现实世界的时代。相应人格之破缺,也使人心进入了感觉和直觉相冲突的纠结境界。现实中的矛盾,感觉和先觉的冲突,让原本永恒永活的美丽心灵不断经历着身体的劳苦和心灵的撕裂。
可以说,一切人类的苦,都来自于万物自由的破缺和人格的破缺。尤其是在物质贫乏的境况中,感觉和欲望的追求,常是违背人格之后才能实现最大化。但以拆毁人格为代价换来的物质,却总是不能让人长期地快乐起来,撕裂的內心莫名的空洞,脚步奔向的目标也越来越空虑。缺少人格的丰满,意味着所谓的“幸福”只存在于感觉和先觉之中,只存在于可见的物质,美食,豪车,别墅对心灵的欺骗之中。
心灵的美,是与永恒和永活相关。永恒与一切大同相关,永活与互相成为相关。现实却引导心灵为了身体的生存和欲望的满足,不断刻意区别着我和他,刻意区别着贫与富。在现实中,只有彼此差别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彼此同等,却带来灾难。
但现实让每一个可见的人,只有一个相同的结局——死。所以,现实对人的引导和最终给人的结果是互相矛盾的。现实在结果上,对所有可见的能我才我是一样的残忍。
作为真正永恒的人的心灵,在身体求存求变的喜与乐中,也一同经历着喜与乐。久而久之,大多数人都以为身体就是心灵,身体好就是心灵好;吃喝拉撒睡就是永恒永活。
只有认清现实之残忍的人,才能在昏睡中惊醒。违背现实之引导,才能重新寻找心灵之美,重新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永恒和永活的美境之中。
幸福就是吃好喝好睡好?不对,后面的“死好”也是幸福?迷于现实而沉睡的人,永远也叫不醒。只有相信永恒永活之美的心灵,才会在梦中呐喊“死亡不好”。
灵,本身是美的,是永恒的。心,则需要去完美,完美的人格才知道自由,才会拒绝“不自由”的死亡。不完美的人格,觉得:死亡,挺好。
所以,与美之心灵相比,最让人担心的是心之不美,人格之不全。灵,永远是美的,虽然丑陋的心包裹着灵,但灵却在丑陋的间隙发出人性的光辉。恶人,也有善的时候。
在自由世界中的自我,将不再有破缺现实的引导和感觉与先觉的撕裂,自我也不会再在痛苦中沉睡。心灵的美,在时空的自由中真正绽放,永恒和永活仅仅是个开始,更多的心灵之美在更多的层次中展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