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一人怎么样,就看她发脾气的样子。
我们经常会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需要长久相处才能看出来。其实看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发一次脾气。
有的人平时做事看不出来,但是一发脾气,就所有的人避之不及。那这个人性格等各方面一定会有不妥的地方。
找男女朋友的时候也是如此,看他或她发一次,可以是对周围旁边的人,你就会明白这个人怎么样?前几天不是看到一篇文章,看他爱不爱你,就看他对你怎么发火。
有位朋友,平时点头之交,感觉性格挺好。直到有一次共事,事情临时有了一些问题,她就开始各种抱怨,脸上表情更是不好看。怪这个怪那个,不停在那里发脾气。从那以后,我就远离了她。后来也听了其它朋友说起过,都有同感。
爱默生说,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2.
情绪不加控制就是魔鬼
我其实也是那种脾气不好的人。一遇到事也容易急。遇到问题越急就会更加出问题,抱怨更是不可取,身边的人会觉得你在推脱责任。如果是和外人,那别人也会感觉你在责怪,很容易形成误会,甚至后果会更加严重。
曾经看过一篇新闻,两个男女朋友在一饭店吃饭,席间女方受到对方临桌酒客的吹口哨,女方就认为自己被调戏,火冒三丈要求男友去找说法,男友就劝,不要和喝醉的人理论。女方不听,和对方对骂起来,双方发生争执,最后男方被打死。
类似的事例很多,生活中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发火的人也很多。这种不加控制的发泄只会带来各种不良后果,对问题解决起不到一点作用。反而是心平气和下来更容易解决。
遇到问题,发火之前先想想怎么解决,如果单纯的发泄一通,对问题没有好处。比如你去处理事情,特别是一些对外的事情,人都是如此,你好好说,也许我会尽快解决,解决不了也会告诉你怎么解决,但是如果你一来就是发火,各种不良语言,别人怎么可能告诉你,反而可能让你多跑两趟呢。
奥里森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3.
对待最亲近的人更应该控制情绪
父母对待孩子,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只有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父母才能美育出心态平和的孩子。
很出名那个踢猫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天父亲下班,因为上班工作问题心情不好。到家一进门就对妻子发火,你看家里怎么这么乱……。妻子也委屈呀,我也上班呀,然后两人就都发火。转头就看到儿子坐在沙发上,批评儿子,你怎么又看电视呀,巴拉巴拉各种问题。儿子也委屈了,看到脚边的猫一脚就踢了上去。猫就叫一声跳上桌子,好吧,打翻了桌上的各种东西,水呀,玻璃呀碎一地,好嘛,家里更乱,大家都更烦了。
这就是不分场合乱发泄情绪的例子。如果父亲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分开,或者能良性处理。回到家夸一下妻子,那妻子心情一好,良性循环,一切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通过情绪与人对话,那么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显得更为重要。
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也不要忘记了,人是相互的。你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赢得尊重。
情绪是你的修养招牌
网友评论